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供试的30个核盘菌菌株(Sclerotinia)进行菌丝生长速度、菌核产量等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核盘菌(S. sclerotinia)不同菌株菌丝的生长速度、菌核产量、致病力与其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关系不大,对12个代表菌株的草酸产生能力的测定表明,菌株的草酸产生能力和病菌的致病性基本呈正相关,致病力较强的菌株草酸产生能力较强;采用8种培养基对代表菌株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盘菌(S. sclerotinia)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而均匀;而对菌株生长条件的研究表明6个代表性菌株在中性和偏酸性条件下生长迅速, 20℃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对供试的30个菌株酯酶同工酶的研究表明核盘菌(S. sclerotinia)不同菌株间在酯酶同工酶酶谱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与其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有一定关系;核盘菌(S. sclerotinia)、小核盘菌(S.minor)和三叶草核盘菌(S. trifoliorum)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差异明显,说明酯酶同工酶可以作为核盘菌、小核盘菌、三叶草核盘菌三个相近种鉴别的一种辅助手段。为了查明向日葵菌核病的初次侵染源,选取菌丝和菌核做了越冬实验,查明供试菌株的菌核无论是埋于地面下15cm,还是30cm都能安全越冬,而菌丝是否能顺利越冬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子囊盘的诱发及子囊孢子的观察实验表明,Sun-1菌株的菌核经低温处理后分别在沙子上培养和沙子+土上培养均可产生子囊盘,但沙子效果较好,可以萌发大量子囊盘。目前尚未发现对菌核病免疫和高抗的向日葵材料,故其防治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培育抗(耐)病品种。由于菌核病的多型性,国内外对向日葵抗菌核病的鉴定方法较多,但尚无统一、公认的鉴定方法,为此有必要对文献报道的方法进行筛选并加以改进、优化。通过菌土盆栽法、菌丝块茎部贴接法、皮壳接种法和草酸浸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4种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初步认为在向日葵早期抗性鉴定中,应采用菌土盆栽法、皮壳接种法和草酸浸根法相结合,菌块伤口贴接法因反应剧烈,不宜采用。2006年分别采用病圃鉴定和菌土法、皮壳法、草酸法鉴定,并就此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病圃鉴定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皮壳接种法、草酸浸根法和菌土盆栽法。目前,由于病圃尚不太成熟,结果是否确切尚有待进一步验证。采用上述3种室内早期抗性鉴定方法并结合大田病圃对31个向日葵品种进行菌核病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一定差异;用不同方法鉴定,结果差别也较大,故供试品种的抗性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