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的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神经节苷脂影响大鼠骨折愈合的可能的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二组,每组30只,A组为神经节苷脂骨折组;B组为生理盐水骨折组。各组实验动物按无菌操作要求建立左胫骨中段骨折模型,并应用1mm克氏针髓内固定,在骨折模型制备后给予局部注射药物,1次/天,连续7天,A组(神经节苷脂GM1 0.3ml);B组(生理盐水0.3ml)。各组分别于术后1周、3周、5周随机抽取5只大鼠行股动脉取血并处死,进行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切取骨折标本,于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48h后用20%EDTA进行脱钙。石蜡包埋,近远中连续切片,每张厚约5微米。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骨痂中平均骨小梁宽度及NGFR-TRKA骨折处的免疫组化表达。采用ELASA法测定1周、3周、5周时大鼠血清中VEGF、NGF的含量。结果:1、术后1周、3周、5周,大体标本显示:A组在新生纤维组织大小、硬度及骨痂成熟度大于B组;2、术后X线显示:骨折后第7天,B组可见骨折端骨折线清楚,未见明显骨痂影,但A组可见明显骨膜的增厚甚至少量骨痂。骨折后第21天,B组骨折端可有少量稀疏不均骨痂生成,A组骨折端及骨外膜增殖形成的骨痂明显较B组多。骨折后第35天,骨折两端骨量进一步增加,A组骨折线消失,骨外膜生成的骨痂将骨折端完全包裹;B组骨外膜骨痂尚未完全包裹骨折端,骨折线依稀可见;3、组织学观察:术后第1周,A组形成大量纤维骨痂和钙化组织,骨小梁排列不规则,B组愈伤组织生长稀疏,形成典型的小梁结构。可见少量纤维骨痂。术后3周,A组中长了很多坚硬的骨痂,骨小梁增加,形成了明显的平板骨结构。B组大部分是未成熟的编织骨骼,骨小梁增加,无明显平板骨结构。术后5周,A组的外骨痂基本上修复为板骨,可以看到一些软骨存在于外骨痂中。B骨折端编织骨与板层骨融合开始。见图4~6。骨痂分析:术后1周,3周骨痂平均骨小梁宽度A组明显高于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周骨痂平均骨小梁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ELISA法测定血清VEGF、NGF含量:术后第1周,第3周,第5周A组大鼠血清中VEGF的含量均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第3周A组NGF含量高于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但第5周A、B两组NGF含量无明显差异。5、免疫组化法测定NGF受体TRKA:A组Trk A表达的阳性程度高于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局部注射外源性神经节苷脂类药物可以促进大鼠胫骨骨折愈合;2、神经节苷脂类药物可能通过增加NGF,VEGF的表达及释放以促进骨折愈合;3、神经节苷脂可通过增加NGF受体TRKA的表达,促进NGF的成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