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电影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建构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结束之后的“新时期”,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最活跃、社会处境变动比较剧烈的一个时期。这种活跃和变动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内地电影中,尤其是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电影中,体现的比较全面。  在新时期之初刻画知识分子形象的“伤痕电影”中,一方面具体细腻的描写了知识分子的苦难,控诉和批判了那段黑暗的岁月,另一方面又在展示苦难的同时开始了反思和忏悔,在这种反思和忏悔中,开始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知识分子的这种苦难与当时国家、民族的苦难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知识分子获得了一种历史主体意识。到了80年代初,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歌猛进,知识分子电影在强烈的纪实风格中开始表达现代化改革中人们思想观念、文化观念的变化,表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关怀意识。80年代中期第五代导演的崛起,更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始了对民族文化和知识分子现代人格的大反思。在这种反思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自我”的膨胀和扩大。80年代末期,商业大潮开始席卷中国,“王朔电影”对于知识分子的无情嘲弄,让我们不无失落的感觉到一个知识分子告别启蒙、告别崇高、拒绝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年代正在到来。而王朔电影中所青睐的“市民”形象的崛起,也正在预言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正在成长中建立“自我”,知识分子与官方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年代已经彻底结束。90年代,知识分子开始在焦虑和迷茫中走向分化,在这种分化中表现出抗拒和无力的心态。但是,无论是怎样分化,第五代/后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电影都让我们深切得感受到知识分子已经离开了原先的中心地位,开始走向边缘。  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电影为研究对象,采用历时考察的方式,从对电影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文本分析入手,结合影像塑造和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在解读形象的基础上分析知识分子自我意识、身份意识的变化,以及知识分子由中心到边缘的社会处境的变化,并在这种变化中追问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迁。简言之,本文试图通过对知识分子电影的解读和分析,勾勒出新时期以来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及其流变,并探讨形成这一风貌的原因。
其他文献
期刊
产品开发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有良好的设计方法。在当今的产品设计领域,移植设计方法在设计实践中已有大量的应用,尤其是在设计发达国家,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在一些优秀的产品设计
期刊
本文旨在通过现代性这个特殊的视角来打量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具体论述过程和基本观点表述如下: 本文首先将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置于现代性特殊的历史
随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挖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在计算机领域崭露头角.可能你打开淘宝,首页便是你最喜爱的一类商品,点开音乐app的今日推荐歌单也是你最爱听的歌.
围棋曾一度是人类智力能战胜人工智能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这道防线不久前黯然失守。分析认为,万亿元市场规模潜力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将重塑生活服务、医疗、零售、数字营销、
当今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我们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问题,而信息安全
蓝猫卡通是近10年来国产卡通片成功盈利的典型案例,笔者期望通过研究其盈利模式为中国卡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蓝猫卡通盈利模式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单纯倚重电视播出的
期刊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电视媒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所谓电视媒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指的是电视媒体为了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针对受众、广告商和赞助商的信息沟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