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USHOVER分析的群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多样性形式和高层建筑的发展,大多数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主要采用了桩基础。同时,在结构、岩土等领域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成了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过于复杂等其他原因,在实际工程中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及研究时都是建立在刚性地基基础上进行分析计算的,但在上部结构与基础刚度较为接近的情况下,刚性地基假定将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的有限元方法较多,但由于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量很大,不能被广泛应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的新方法,能有效估计结构和构件的非线性变形,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分析结果,减少分析结果的偶然性,克服了动力时程法分析技术复杂、计算工作量大的缺点。因而本文在进行分析研究时采用了这种方法,侧向荷载的分布方式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其中倒三角形荷载和均布荷载最为常用,故本文采用上述两种水平荷载进行分析。本文对12层框架结构用Pushover方法及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分别探讨了该框架结构在刚性地基、考虑桩-土线性相互作用及非线性相互作用三种不同形式地基下体系的反应情况,从塑性铰分布及出现顺序、能力谱曲线的对比等进行了规律性总结,并讨论了上部结构不同刚度情况下对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并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从基于位移/性能的思想出发,考虑相互作用时考虑桩-土的非线性作用更加符合实际工程的情况,上述分析结果可以为以后的抗震设计提供一些建议及参考,并对于以后的试验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随着赣北地区对丘陵和山地开发利用规模日益加大,区域内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日益频繁,严重威胁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赣北地区红色砂泥岩滑坡分布广泛,砂
钢骨混凝土结构(简称SRC结构)是在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结构形式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及抗震性能,兼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优点,并在很大程度上
基于振动测试的结构物理参数损伤识别技术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发展,结构形式、功能日趋复杂、结构输入未知、输出信息不完备等因素制约着结构损伤识别的发展和应用,有鉴于此,本论文
中国的中小学校舍几乎是目前世界上日常使用时间最长,人口密度最大的建筑物。而中小学生逃生能力较差,如果地震突发,容易造成很大的伤亡。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中小学楼房垮塌严
毛竹是由纤维丝、木质素等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其中,维管束排列规则,是毛竹力学性能优于木材的主要原因。从细观力学的角度,可以将维管束视为毛竹的增强体,而其它成分视为基
作为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滑动带的变形发展与滑坡的孕育、形成、及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讲,研究滑动带宏观的力学特性、影响因素、以及微、细观结构的变形破坏规律对认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地铁等的兴建带来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因支护方案选择不当而导致的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方案显得非常重
村蚀镇居住建筑节能是祄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建筑节能、环境保护的重点。我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将现代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建造工艺相
复合材料由于其在刚度、强度及断裂韧性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力学性能的多尺度建模分析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常运用的多尺度计算方法包
研究弹性波透过含有微缝隙的接触型界面的传播特性对于桥梁工程的抗震、损伤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桥梁结构中,地基和基础之间的界面是接触型界面,它们中间很可能存在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