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陕南栎类资源及其多功能利用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810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阐明秦巴山区陕南栎类资源现状及其生长潜力;经营和管理好现有的次生林,恢复其群落功能;发挥其珍贵优秀树种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促进高效利用推广实施。本研究利用陕西省森林资源清查及林业二类调查资料,通过典型调查核实数据,结合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栎类植物(栓皮栎)单株生长过程、林分整体生长潜力、多功能利用途径、消耗增长等情况,得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秦巴山区陕南栎类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之后恢复显著,面积总计2667454.7hm2,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62.3%,蓄积总计119428571.3m3,占全区林木蓄积总量的61.8%。资源量丰富,总体仍处增长阶段,但林分质量差、分布不均衡、林地生产力低、林龄结构不合理、可利用资源有限。2)天然实生栎类树种(栓皮栎)单株生长率20年之前最大,达10%-20%,生长高峰略滞后于胸径,树高生长高峰期,结实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树冠上部结实量高于下部。林分数量成熟期晚,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年均生长率和单位面积结实量分别约为 8.67%、3.46%、2.62%和 954.24kg/hm2、1223.04kg/hm2、2315.70kg/hm2、3128.28kg/hm2,成、过熟林生长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总体立木蓄积净生长率为5.09%,略高于陕西北部和全省平均水平。3)秦巴山区栎类资源传统多功能利用途径主要有中药材(天麻、猪苓)生产,约占消耗栎类资源蓄积总量的35.4%;食用菌(木耳、香菇)生产,约占23.8%;群众生活薪炭消耗,约占40.8%;过去对资源消耗大的木炭生产已经消失;家具、建筑用材和小直径木材生产用量很少,可以忽略。非木材林产品(NTFPs)利用刚刚起步,利用枝丫材袋料生产香菇已经取代了段木生产方式,橡子、橡碗、栓皮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4)秦巴山区栎类立木蓄积2009-2011年净增长量约为33.26万m3;现有多功能利用途径中,中药材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其中猪苓生产尤甚,天麻生产次之;食用菌生产中袋料生产香菇前景大,段木生产木耳基本无收益;栎类资源还可以通过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间接价值,提高当地群众生活环境质量。2009年秦巴山区陕南栎类资源总计产生直接经济价值约8461.5×105元,间接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22640.28 X 105 元。5)未来栎类资源保护利用的重点是维持“天然林保护”工程效果;以最小消耗换取最大利润为原则,提高栎类资源利用效益,对中药材和食用菌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按照森林近自然经营理论,对栎类薪炭林进行矮林定向培育,对水源涵养林和用材林进行提高生态防护功能基础上的乔林定向培育,提高林地生产力,满足中药材和食用菌生产所需,实现栎类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功能不断提升。
其他文献
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互联网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庞大的内容资源和相关信息,成为了出版产业重要的内容资源库。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巨大内容资源库,发现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各种文明病随之而来,人类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健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体质作为衡量健康的重要内容,也必然受到关注。河南省汝南
跨站脚本攻击在当今互联网安全问题中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如今跨站脚本攻击的深度检测大多以后台解析以及在虚拟机下分析网页行为导致的内存和日志变化来对跨站脚本攻击进行检
城市基础设施的运作,是“经营城市”的题中之意。然而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营所能掌握的重要经济资源之一,地方政府则承担城市土地的开发的投资以及运营管理的责任,地方经济的
图模型以点和边描述实体和关系,相较于其他数据结构,更能简洁有力的刻画事务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求解实际问题。随着当今时代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以大规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城乡格局的动态演变,人口由农村不断向城市集中,生活、生产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由“乡”到“城”转变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是对城镇化内涵、路径选
傍河多井水源系统是地下水开采的重要形式,具有与地表水联系密切、出水量大及水质优良等特点,而水锤现象严重威胁着供水管道的安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促进地下水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保障供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主要针对傍河多井水源系统进行了稳态运行及水力过渡过程的模拟计算研究。首先,针对传统水锤计算模型水柱分离条件较为敏感及水锤压力震荡收敛速率较为缓慢的问题,通过实验管路系统对比分析了恒定摩阻
篮球是团队协作的运动,需要场上队员间密切配合。而其中后卫就是场上另外四名队员的联络者、整只队伍的串联者。临场比赛中大多数战术的选择和执行都是由后卫队员发动的,他们
在军、民用非协作无线通信中,只有快速、准确地完成调制识别,相应采用正确解调方法,才能及时、正确接收来自多个发送源的信号。传统调制识别方法识别效率较低,依赖人工干预,面对当前复杂无线通信环境时力不从心。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被视为实现自动识别的全新技术途径而广受重视;然而其发展也遇到瓶颈,表现在传统的计算架构在移动应用有限的资源下难以处理神经网络所需的海量数据,限制了识别效率和正确性的提升。基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几类带有Rellich项的双调和方程(组)和一类带有Hardy项的椭圆方程组,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问题和背景以及主要结论.在第二章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