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齐云山道教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齐云山道教史的发展特征为切入点,结合中国道教史的脉络和齐云山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在充分研读《齐云山志》并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利用历史学、文献学、宗教学、文学以及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齐云山道教科仪的基本内容和齐云山道教的总体特征,详细阐述齐云山道教在明代发展的盛况,并从徽州民俗文化和中国传统“孝”、“和”文化的角度,分析齐云山道教对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论文第一章概述齐云山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特点以及明代的道教政策。地理环境是区域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明代皇帝崇奉道教是齐云山道教兴盛的重要原因,而新安理学盛行的儒风是齐云山三教融合和“文士宗教”形成的有利因素。第二章详细阐述明代齐云山道教的兴盛原因及表现。齐云山道教肇始于唐宋时期,后在民间玄帝、财神和忠义神信仰的基础上,齐云山道教信仰的影响不断扩大。由于下层普通民众对自然灾害的无力抵抗和民众求子的夙愿,齐云山玄帝在民间拥有广泛的信仰团体,加上嘉靖皇帝在齐云山求子成功后,该山的道教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除了皇室的敕封和赏赐外,齐云山还有“江南小武当”之称。第三章论述齐云山道教的文化特征。从齐云山的宫观文化和道士修为来看,齐云山道教具有三教融合的特征;从齐云山道士的生平历史和道教洞天福地所扮演的角色来看,齐云山道教具有浓厚的“文士宗教”特点。第四章分析齐云山道教对后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齐云山香会和文学艺术方面。本文认为,齐云山道教在民间信众广泛,影响深远,尤其在清代,齐云山朝山进香活动甚为流行,体现出道教与民间信仰不断融合的特点。时至今日,进香活动仍在保留。齐云山留下了大量明代的摩崖石刻、碑刻、诗文、道教宫观建筑群以及道教音乐和道场,这些历史遗存对当今文学艺术、建筑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fMRI),观察针刺抑郁症患者肝经原穴太冲引发的脑功能变化,研究针刺肝经穴位治疗
蒙古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博大文化、机智善良、英勇无畏、朴实文明的伟大民族。在蒙古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佛教寺庙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寺庙是民众用智慧、财产和劳动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蛮族入侵破坏和瓦解了欧洲公共教育机构。从六世纪开始,修道院不仅是宗教圣地,还是保证教育活动不致中断的堡垒。修道院为教,始于院规。圣本笃所作的圣本
目的:为了解现代儿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本课题选取儿科医学界创刊最早且颇具代表性的期刊——1950年创刊的《中华儿科杂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从1950年直至2009年所刊发的
维特根斯坦指出许多文化研究其实是单一文化中心论或“发展假说”等观念的同义反复。达到这类结论的运思过程反映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分析,而且是一种独特的
随着溶栓、抗栓药物的应用及影像学的发展,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发生机制、临床分型、危险因素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讨论了新型碳基材料石墨烯与氟橡胶机械共混法的应用,研究了石墨烯对氟橡胶混炼效果以及硫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等的影响。
考察不同混炼设备、混炼工艺方法(填充系数、转子转速、上顶栓压力等)对胶料混合效果、门尼黏度及硫化胶性能的影响,优选出适用于天利公司实业稀土异戊橡胶产品的混炼方法。
为提高SCR脱硝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氟(F)掺杂V2O5-WO3/TiO2催化剂,并对其进行活性分析,考察了不同氟元素来源(氟钛酸铵、氟化铵)、不同钒元素(V)
电视专题片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共鸣。目前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多样化,拍摄编辑手法非常灵活。一部完整的电视专题片,是通过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