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肥对冬种马铃薯营养特性及综合效益的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田间追肥试验,探讨在施用有机肥和稻秆覆盖的基础上,冬种马铃薯生育期氮磷钾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以及不同追肥分配比例和追肥时间对冬种马铃薯产量、效益、氮磷钾素表观农学效率和品质的影响。A、B、C分别代表三种氮肥追肥分配比例(25%、20%、15%、10%;20%、20%、15%、15%:15%、20%、20%、15%、);a、b、c分别代表三种追肥间隔时间(7天、10天、13天);CK1、CK2分别为低磷高钾处理(1:0.3:2.5)和无磷处理(1:0:1.95)。主要结果如下:   (1)在供试条件下,处理Ba(氮肥四次追肥比例为20%、20%、15%、15%,追肥间隔时间为7天)可获得较高的合格薯产量和最高的总产量。   (2)处理Ba两季的经济效益分别排在当季各处理中的第一和第二位,显著高于对照有机肥处理和无肥处理(p<0.05)。2009-2010和2010-2011两季亩产经济效益分别达到3496.2元和7409.5元;2009-2010年度亩产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有机肥、无肥处理增收2995元、3046.1元,2010-2011亩产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有机肥、无肥处理增收3287.1元、7043.7元。   (3)处理Ba、Bb、Ca的氮素表观农学效率分别占前三位,处理Ba的氮素表观农学效率最高。处理CK1、Ba、Bb的磷素表观农学效率分别占前三位;处理CK1的磷素表观农学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处理Ba与处理Bb、Ca之间磷素表观农学效率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是与其他处理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处理Ba、Bb、Ca的钾素表观农学效率分别占前三位,处理Ba的钾素表观农学效率最高;处理Ba与处理Bb、Ca、Aa之间的钾素表观农学效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4)不同处理下马铃薯各器官氮素浓度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叶片、茎在齐苗后15天左右出现一个小高峰,然后逐渐递减;而块茎氮素浓度随着生长发育进程整体上一直呈现递减的趋势。在整个生育期内,马铃薯各器官氮素含量总体表现为叶片>茎>块茎。   马铃薯植株(以获得最高合格薯产量和总产的处理Ba为例)的氮素积累量(Y)随齐苗后天数(X)的变化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YBa=-0.0012X2+0.152X-0.0882 R=0.979**(p<0.01)。   试验结果表明,2009-2010年度试验最高总产(处理Ba)为2002.9kg/666.7m2,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需要吸收氮素(N)2.62kg。   由于2009年年底至2010年初期间连续阴雨天气,光照少,马铃薯光合效率降低,吸收养分效率下降,导致当年当地马铃薯产量普遍减产,试验最高产量只有2002.9kg/666.7m2,而2010-1011年,马铃薯生育期期间天气正常,当季当地马铃薯产量普遍回升到正常水平,试验最高产量达到3927.4kg/666.7m2。通过分析比较两季收获块茎产量和块茎氮素积累量,计算得出,2010-2011年正常年份下,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需要吸收氮素(N)4.14kg。   氮素在叶片中的分配率在生育前期(齐苗后5天)最高,85%以上的氮素分配到叶片,此后,氮素在叶片中的分配率不断下降;在茎中,氮素的分配率在齐苗后5-15天内最高,然后随着生育进程逐渐下降到5%以下;在块茎中,氮素的分配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大量的氮素转移到块茎中,用于块茎的建成。   (5)不同处理下马铃薯叶片、茎、块茎各器官体内磷浓度相对氮钾较低。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叶片、茎、块茎的磷素浓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叶片随着生长发育其体内磷素浓度逐渐递减;茎在齐苗后15天左右出现一个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块茎磷素浓度呈单峰变化,峰值出现在齐苗后55天左右,然后逐渐下降;马铃薯块茎从出现峰值及以后一段期间其体内磷素浓度一直很高,都高于茎和叶片磷素的含量。   马铃薯植株体内磷素积累量(Y)与随齐苗后天数(X)之间的关系变化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   YBa=-0.0005X2+0.0597X-0.5604 R=0.586(p>0.05)   试验结果表明,2009-2010年试验最高产量(处理Ba)为2002.9kg/666.7m2,通过计算,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需要吸收磷素(P)0.62kg。   但是通过比较两季收获块茎产量和块茎磷素积累量,计算得出,2010-2011年正常年份下,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需要吸收磷素(P)1.02kg。   磷素在马铃薯叶片中的分配率在生育前期(齐苗后5天左右)最高,大约在70-80%,此后逐渐下降,到生育后期,只有5%左右仍保留在叶片中;磷素在茎中的分配率在齐苗后5-25天内分配率较高,随后逐渐下降;磷素在块茎中的分配率随着生育进程迅速上升,说明块茎形成后有大量的磷素向块茎转移,块茎是磷素最终的贮存器官。   (6)马铃薯叶片和茎的钾素浓度变化随着生长发育进程要高于块茎。叶片中无肥处理的钾素浓度在齐苗后5-25天的时候较高,然后逐渐下降,而其它处理钾素浓度在齐苗后65天左右出现一个峰值后降低;在茎中,各处理钾素浓度变化不大,整体上一直维持在一定水平;块茎中,各处理钾素浓度整体上在齐苗后35-45天左右达到最大,然后维持在一定水平。   马铃薯植株体内钾素的积累量在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加,达到一个峰值后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马铃薯植株体内钾素积累量(Y)与随齐苗后天数(X)之间的关系变化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   YBa=-0.0041X2+0.4841X-2.5048 R=0.945**(p<0.01)   试验结果表明,2009-2010年试验最高总产(处理Ba)为2002.9kg/666.7m2,通过计算,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需要吸收钾素(K)5.82kg。   但是通过比较两季收获块茎产量和块茎钾素积累量,计算得出,2010-2011年正常年份下,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需要吸收钾素(K)7.28kg。   钾素在马铃薯各器官内的分配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钾素在叶片中的分配率在齐苗后5天左右最高,65%以上的钾素分配到叶片,此后随着生育进程,钾素在叶片中的分配逐渐下降,生育末期,由于叶片的衰老和脱落,钾素在叶片中的分配率降低到10%左右。钾素在茎中的分配比率在齐苗后15天左右最高,达到30%左右,此后逐渐下降,生育后期钾素分配比率一直保持在5%-15%左右。块茎中,随着生长发育,块茎逐渐形成,淀粉等物质不断积累,钾素分配比率逐渐增加,大量的钾素转移到块茎中,用于块茎的形成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到生育末期,有80%左右的钾素分配到块茎中。   此外,试验还对各个处理的块茎淀粉和还原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的块茎还原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含量都在0.02%左右;各个处理的块茎淀粉含量的差异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含量都在11%-13%左右。
其他文献
期刊
水芹是伞形花科水芹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水芹是一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较好的保健食疗功效和独特的风味蔬菜。近年栽培面积及消费市场的快速扩张,对销售季节的要求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