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配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zha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药汤剂的疗效在几千年的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已得到肯定,但存在使用不方便、质量难以统一等固有缺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精制而成的新剂型,具有使用方便、质量可控、便于保存、疗效稳定等优点,是对传统汤剂的改进和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关于颗粒剂和汤剂疗效是否相同的质疑,本实验是在导师前期黄连解毒汤剂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用高、低剂量黄连解毒配方颗粒剂处理正常小鼠,观察其对小鼠肠道菌群、淋巴细胞数、及肠壁组织等方面的影响,以其为更客观全面地揭示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实际临床效果提供实验参考资料。  研究方法:  将40只KM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抗生素组,高、低剂量黄连解毒配方颗粒剂灌胃的实验组,均灌胃14天。正常对照组小鼠每天以0.4ml生理盐水灌胃,抗生素组每天以盐酸林可霉素120mg灌胃,高剂量组小鼠每天以0.15g黄连解毒配方颗粒剂灌胃,低剂量组小鼠每天以0.075g黄连解毒配方颗粒剂灌胃,观察各组小鼠外形、活动、饮食等情况。  十四天后,乙醚麻醉下,小鼠摘眼球取血,检测淋巴细胞数,后断颈法处死小鼠,取盲肠内容物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计算球菌杆菌比,按称量、均质化、稀释、滴板涂布、培养计数的流程检查各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从肠道菌群变化方面观察黄连解毒配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的影响。研磨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培养检查是否有细菌移位现象,取回肠作病理切片,从肠组织损伤方面研究黄连解毒配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的影响。  数据实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的方差分析(ANOVA)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Student-t检验。  研究结果:  1.正常组小鼠饮食正常,行动活跃,被毛平整光滑,粪便正常,肠道菌群比例正常,回肠黏膜结构完整。  2.抗生素组小鼠摄食量下降,精神萎靡,行动迟缓,被毛无光泽,畏寒扎堆,排稀便,体重增长缓慢,淋巴细胞数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有44.4%小鼠出现细菌移位至肠系膜淋巴结,小鼠肠道菌群球菌杆菌比大于1/3,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与正常组有差异,出现菌群失调现象,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回肠黏膜有明显损伤。  3.高剂量组小鼠摄食量下降,行动较迟缓,被毛无光泽,大便稀湿,体重增长缓慢,淋巴细胞数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有22%小鼠出现细菌移位至肠系膜淋巴结,小鼠肠道菌群球菌杆菌比大于1/3,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与正常组有差异,出现菌群失调现象,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回肠黏膜有损伤出现。  4.低剂量组小鼠饮食正常,行动活跃,被毛平整光滑,粪便正常,体重增加明显,肠道菌群比例正常,淋巴细胞数未见变化,无细菌移位现象,回肠黏膜和盲肠均正常。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与正常组相似,维持很高数量,但条件致病性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较正常组减少。  研究结论:  黄连解毒配方颗粒剂和黄连解毒汤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相似。高剂量组小鼠出现类似抗生素组小鼠的症状,提示一定剂量的黄连解毒配方颗粒剂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对肠道益生菌有抑制作用以及对肠道粘膜有损伤作用。低剂量使用时使肠球菌数量减少,或许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随着更多方药,更多病种的大样本比较观察的进行,将会更客观全面地揭示中药颗粒剂型的实际临床使用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贯彻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正经历着一次大的蜕变.教学理念的更新,价值取向、评价体系的改进,催生着各种教学方法的不断涌现.
当代幼儿教师在“看病贵”的严峻形势和“强国必先强身”的大形势面前审时度势,将体育课堂教学--幼儿的身体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在幼儿园体育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控制论的原理,
女生在体育活动中有惰性,部分女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本文就女生对什么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有兴趣加以研讨.
目的本系列研究目的就是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黄制剂与抗生素并用),即"细菌—内毒素—炎性介质并治"对重症E.Coli脓毒病小鼠的存活率有否保护作用,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治
新时期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的改革研究,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构成.在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确定以后,体育教师需要认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
本文对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就实施体育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
经过分析,对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了研究和评定,,并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提供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几点建议及其重要意义.
在“终身体育”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个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本文就终身体育的内涵做了
小学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允许多样化的学习风格.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使体育课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是体育教学是为了中考提高成绩或者是为了的达标.这两种体育教育目的都是单纯地提高身体素质和对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