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现代意蕴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体看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近年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出现全球化的趋势。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森林植被破坏、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动植物种类剧减以及工业引发的酸雨、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等问题,己经成为威胁整个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试图寻求一条能真正走出困境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理所当然的也要指导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马克思的自然观以实践为基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们深入细致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证据。  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总结了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进程,梳理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过程,论述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内涵及当代意义。除了绪论和结论,本论文还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章,系统考察了马克思之前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进程,包括远古时代的自然观,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自然观,中世纪神学的自然观,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然观,描绘自然观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下的表现形式、理论特质和局限性。  第二章,详细论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从萌芽到发展最后走向成熟的过程。《博士论文》时期是马克思自然观的萌芽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是马克思自然观的发展阶段,《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成熟阶段,《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自然观的完善。  第三章,我对马克思科学自然观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解。  第四章,研究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的自然观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为人类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指导,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更加重视起来,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与传统教材相比,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
本文旨在从兰德曼的创造和被创造、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相统一的人的“完整形象”出发,深入分析其“人是文化的生物”这个命题所包含的内容,即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是社会的存在
期刊
作为划时代的音乐家,瓦格纳不仅在音乐界享有盛名,而且引导了西方思想界的潮流。瓦格纳酷爱叔本华哲学,并且通过音乐来解读它,认为音乐可以成为美与哲学的完美统一。从其名作《尼
某一特定的“不存在”使得属性的运动成为可能,当属性从对立一方运动到另一方时,实体保持着自身同一性。凡没有对立面的事物都不能有运动。实体没有对立面,所以实体没有运动。对
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黄药眠是一位独特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不仅丰富,而且对美学问题的许多思考都走在时代的前列,但至今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研究其美学思
德尔图良是早期基督教著名思想家、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对三位一体与耶稣神人二性教义的阐释为后来东西方两个教会的正统教义奠定了基础。在其神学思想体系中放弃了希
让·保罗·萨特是西方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其存在主义哲学所倡导的自由观和人道主义精神,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人们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在哲学上,萨特从现象
盆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与盆栽、园林、绘画等形式相区分,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点和审美意蕴而具有了独立的艺术地位。作为巧妙结合了人工与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等非线性科学为认识和分析复杂现象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复杂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规律与机制,对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产生了重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