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剧《杜鹃山》唱段“家住安源”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安源”是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选段,这部剧在我国现代京剧中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笔者通过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演唱对这一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及处理。“家住安源”这一选段极具现代京剧的特点,全曲通过故事主人公柯湘的口吻向听众中娓娓道来。全曲板式多变,节奏丰富,调式的运用也在传统的创作手法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唱词浅显易懂且生动形象,人物的情绪起伏与唱腔板式的特点完美融合使这一作品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本文从艺术分析和演唱处理两方面对唱段《家住安源》中的人物、唱词、唱腔和呼吸、咬字、声音等进行简要分析及处理。
其他文献
“意象造型表现”是造型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意象”一词最早也是来源于中国的《周易·辞海》,在文艺创作中一般指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资料进行加工,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再现,与“意象”有关的艺术形式萌芽于中国古代原始时期的岩画以及象形文字,以一些简单的图形生动地描绘出活跃的生命形象,意象的表达方式也逐渐成为中国画的美学标志,在中国画中不同题材,不同门类中均有体现,“意象造型”是指对物象
创意图形不仅直观形象能够向外界传达丰富的信息,而且其本身还往往蕴涵着不和言传的寓意和精神寄托,因此,创意图形被称为一种无声语言,既不同于文字的直接叙述表达,也不同于美术绘画的视觉语言。文字的直接叙述表达往往由于语言种类不同,而影响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沟通交流,而创意图形代表深刻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具有无国界性,这一点与音乐具有共性,从而使其表达更具直观性和便利性。创意图形所蕴
歌剧《江姐》编创于上世纪60年代,公演一经推出便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中国歌剧艺术史上的巅峰”,其中“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是该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唱段。本文对这个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唱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笔者通过多年的声乐学习、研究,通过分析和理解这个作品的特点,还有老师们的指导并结合自己在演唱中的体会将这首作品的人物性格、声乐演唱、歌曲旋律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以便更好的了解和学习中国音乐作品
陆在易是我国乐坛中极具地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体裁广泛,其中艺术歌曲经典良多,深受声乐爱好者的喜爱。本文从以《桥》这首作品为例,列举《桥》的作者生平,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点,结合作者自身的演唱经验列举了演唱《桥》时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并且在文中按学习《桥》的不同阶段,对各阶段的演唱者们提出了学习方法及各项建议,旨在提高演唱者演唱这首《桥》的艺术修养与演唱水平,并为相关研究提
人像摄影和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在业内尽管存在不同的声音,但笔者认为,其两者的本质是不能分开的,其运用的原理有很多互通的地方,在结合使用的过程中,各种实例证明这两者是具有很高的适配性的。正是因为这种适配性高的特质,才使得这种将人像摄影与平面广告相结合的设计形式收货传播度高,应用场合多,观众反响好的市场反馈。本文将主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言,其内容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对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
陈田鹤是我国优秀的作曲家,他不仅在音乐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在音乐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本文简单介绍了《山中》的词曲作者和创作背景,并从曲式结构特点、旋律及调性的特点、节奏和速度的特点几方面入手,分析了《山中》的创作特点。自此基础上,以气息和咬字的处理、音乐表情和节奏的把握,与钢琴伴奏的配合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山中》的演唱技巧,旨在为喜爱《山中》这首艺术歌曲的演唱者们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与值得借鉴的演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是19世纪民族乐派举世闻名的作曲家,他的弦乐四重奏《美国》创作于1893年,是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本人通过深入分析该作品和实际的演奏对其进行研究。本篇文章一共两章,第一章主要是研究作品的艺术特征,从旋律和结构的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旋律的特点和风格;整体的曲式结构以及旋律的走向。第二章表达的是在实际演奏中的处理,阐述了各声部在节奏、呼吸和力度上的处理和配合,节奏上不能一味
《降A大调小号协奏曲》是由前苏联亚美尼亚作曲家阿鲁秋年创作的一首享誉世界,极负盛名的小号协奏曲,被誉为“世界三大小号协奏曲”之一。本文开篇是以作曲家阿鲁秋年的人物生平以及创作背景入手来对本曲进行研究。接下来从此曲的曲式结构以及旋律内容入手对本曲进行结构上的分析。最后阐述的是作为一名小号演奏员在演奏时应了解和注意的音乐风格及其处理方法、连音吐音的正确运用以及气息的处理方法。本文从多方面入手,并结合了
《你可以信任谁?》是瑞秋·波特斯曼于2017年出版的一本有关信任的著作。译者选取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作为翻译实践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讲述了人们对机构信任感的减弱和信任产生的三个条件。作为信息类文本,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以客观、准确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递信息。因此译者将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作为翻译过程中的理论基础,以期译文能给读者带来与原文读者同样的阅读感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源文本中发现了多种不同
水墨人物画在我国自宋朝开始逐渐发展,但是中国传统人物画自魏晋时期就已产生,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中国人物画造型观在各个历史时期演变的规律,找出影响水墨人物画造型观念演变的因素,研究各时期的水墨人物造型观的演变,研究当代水墨人物造型观的共性与特性,在古代、近代、当代造型观中继承与发展,并尝试找出未来造型观演变的规律。通过这种变化规律对未来水墨人物画造型观进行分析和展望。在我国水墨人物画造型观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