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八边形钢板腹梁扭转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八边形钢板腹梁是在钢圆环腹梁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空腹式钢结构桥梁。该结构是由具有正交加劲肋的顶底板、正八边形腹板单元和端部构件经高强螺栓装配组成。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对正八边形钢板腹梁进行了约束扭转弹性分析。并对该结构的抗扭性能进行了大量参数分析,从而提出改进措施。本文的具体工作包含如下:1.对正八边形钢板腹梁开展了约束扭转弹性试验。研究了结构在弹性变形下顶板和腹板的应力分布规律,并根据挠度测量值计算主梁抗扭惯性矩。2.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板壳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正八边形钢板腹梁的抗扭力学特性,包括顶板和腹板的应力分布规律和主梁整体Mises应力分布规律。将试验数据和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有限元模型加以验证。3.分别采用剪切刚度等效原则和应变能等效原则将正八边形腹板连续化处理为均质等厚的钢薄板。基于乌氏第二理论,推导了正八边形钢板腹梁的约束扭转计算公式。4.建立了基于达索系统相关软件的参数分析模型框架。然后将其应用到正八边形钢板腹梁的抗扭参数分析实例中。选取该结构的重要参数,研究其对主梁抗扭性能的影响,从而指出相应的改进措施。5.基于参数分析,将理论计算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约束扭转效应的影响程度随参数变化的规律,对等效板厚公式进行了简化。最后指出该参数分析模型框架对结构参数化设计与分析的重要性及其与BIM的联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仍将蓬勃发展。土建工程的体量大型化、环境复杂化对混凝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性能化和高功能化是混凝土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ological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Eco-HDCC)因其超高的拉伸延性、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可就地取材和高掺量固废物的特点,在提高建筑的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对能源形式多样性及能源安全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多形态接口的电力电子电源的发展带来了配电网故障特性的改变,对传统故障分析带来了挑战。基于此角度,本文分析了以光伏、双馈风机、虚拟同步机为接口形式的电力电子电源的稳态及故障特性,并给出了故障电流的表达计算式,从而根据故障电流特性提出了故障分析模型及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多形态接口的电力电子分布式电源进行建模,从物理本体和控制策略的角
学位
学位
清洁新能源在发电领域的大规模引入,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因其自身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带来了挑战。各类需求侧资源以其巨大的调频潜力、快速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同负荷的响应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满足较短时间尺度的调频需求,必须确保多类型的需求侧可调节负荷之间以及可调节负荷与传统发电机组之间的良好协调。因此,需要研究将多种负荷进行协同控制的方法,最大化需求
风速风向传感器在气象预报、航海工程、农业生产、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风速计相比,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易批量加工等优点。随着风速风向传感器使用环境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传感器手持化、微型化渐成趋势。本课题组现有的传感器尺寸较大,在特殊的使用环境下受到限制。因此,本文提出了微型化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以缩小传感器整体尺寸为目的,本文分别
将废轮胎破碎后置于回转窑中隔绝氧气热解,能够得到固、液、气三相产物,经过后续处理可以实现废轮胎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然而,当前轮胎裂解反应器能耗高,裂解产物品质低,是制约轮胎裂解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研究裂解反应器内轮胎颗粒的运动-传热耦合关系是建立裂解反应器数学模型并进行反应器优化设计的关键,本文首先利用DEM方法建立了废轮胎颗粒在回转窑中热解的运动-传热耦合模型,并在百吨级中式装置上进行了模型修正
能源结构转型促使能源生产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能源消费侧的用户电能替代率持续上升。在此趋势下,高比例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等主动负荷接入配电网,其固有的随机性、波动性和时空转移特性给传统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挑战。传统配电网通常采用重构网络或闭环运行来增强自身主动性,然而无法避免增加系统停电时间和增大短路电流的缺点。柔性软开关作为一种基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配电网一次侧设备,取
目前,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如何为综合能源系统提供智能化运行调度方案的关键技术尚未明确。传统的解决方案主要基于数值优化模型求解最优调度策略,该方法无法应对新型综合能源系统高维度、非线性及多主体的特点。机器学习技术因其去模型化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在复杂环境中探索最优解,帮助解决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运行调度问题。因此本论文围绕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调控方法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作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成熟,尤其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其相对集中式发电技术,具有即发即用、就地消纳、避免远距离传输损耗等优点,在主动配电网和微电网中具有大规模应用前景。同时,在新一轮电力市场体制改革背景下,未来主动配电网和微电网可能属于不同主体,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使得微电网具备向主动配电网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