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2.5维的建筑观 ——用微弱的空间界线,构建新的经验世界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shen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什么是一个优秀的概念为起点,基于彼得·艾森曼的形式基础理论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系统,以及作用于建筑的现象学思潮为背景,引发关于建筑形态生成与建筑的存在性的深层探讨。一个优秀的概念除了能够承载必要的量化条件之外,必须具备某种超凡的容纳力,从而获得建立于抽象形式和表达系统之上的深层机制。如本文所讨论,好的概念可以贯穿着知觉意识,却同时具有讨论的普遍性,使现象学层面的体验和记忆直接作用于形式。好的概念不应仅停留于第一直指系统的具象关系中,比如某种简单的意义象征或文化借用,而是有能力通过“涵指”的转化方法把繁复的概念自然化,从而形成一个文化自然化的不断编织的过程,并且可以在意义被瓦解、叙事被省略的状态下,使建筑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建筑体。好的概念不限于单一的空间或时间关系内,而是由平行的时空维度呈现,形成由自然世界和叙事世界组成的双世界的结构秩序,其中看似矛盾的维度并置、虚实共存,必然也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好的概念也一定是介于体量与非体量、看得见与看不见、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甚至是定义与不定义之间的微弱存在,组织它们关系的一定是一条具有暗示能力的线索,并且能够把这些微弱的界限关系,转换成一种深刻的解释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好的概念一定是一种启发性的方法,可以把丰富的元素相关联,好的建筑概念不应仅限于建筑形式语言本身,而有能力使建筑超越单纯的建造艺术,成为一种建造概念的艺术。如果建筑要包含这些更为开放的概念要素,我们需要建立尤其灵活的机制和语境。通过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进行的教学实验,以及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和宁波博物馆最真实的体验线索,以一种局部的、构建性的方法展开基于行为、记忆、意识、视差、情感等多重层面的描述和讨论,并在结合绘画、雕塑、园林、戏剧、电影,与艺术本文结构意义的探讨的同时,发现某种微弱的界限状态和存在,并将其转译成为一种可以操作的能力。中国山水画、中国园林、中国戏曲和东方电影的类比尤为重要,从中得以找到属于真正的自然叙事的结构本身,这里推崇的不是自然主义,而是一种结构性自然,是在严格的逻辑秩序下呈现的自觉的自然意识。这里所谓二维的抽象,也不是构造主义的抽象,是类似于科林·罗的现象透明性,却不止于西方立体绘画,而是中国山水画所呈现的超凡容纳力的抽象,是作用于二维并且又多了半维的超强能力。当形式可以与功能相分离的时候,形式可以转化为形态,并可以通过时间的更新和事实的记载,不断地保持着完好的架构和充满着活力,而由此,历史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入到记忆的世界之中,建筑也得以存在。而从建筑的存在性和概念的意义机制的探讨中,我们可以获得来自于阿尔多·罗西的类比的结构性启发。从空间界限的微弱性和时空维度的模糊性,经验世界的碎片性和省略性,以及历史与记忆的经久性和同时性,我们发现再大的织体城市都可被类比转化为一个能够直接获取真实感知的场所,并且在时空和事件双世界的维度秩序下,通过符号自然化的方法得以瓦解意义,并获得叙事以外的虚无之境。基于此,本论文选择2.5维一词,意指介于二维平行状态与三维立体形式之间的微弱界面,以及一个处于半维度的不恒定性的思考状态,从而建筑可以去再一次发现,在空间和时间的体验上产生不同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对主客体关系的深刻理解,让我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包括思想上的和身体上的。由此,本论文希望提出一种类似于2.5维的建筑观,为何以构建丰富的经验世界提供新的可能性,并希望这些可能性可以为中国本土的自然建造发挥持续的力量。
其他文献
马蹄波波面形状是由一个个马蹄状弧形波面构成,它是一种很强的三维非线性波,产生时波浪已经破碎或者面临破碎,伴随着能量共振、传递和耗散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过程,其传播速度、波长、波高及波面形状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表现出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对海上建筑物能够产生很强的破坏性,因此研究马蹄波生成机理对海洋结构的设计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给出了马蹄波产生的物理机理和理论分析,并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马蹄波,
单晶硅晶圆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领域。超薄晶圆是实现硅通孔三维(TSV-3D)封装技术、提高芯片集成度的必要条件。超精密磨削凭借高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和低加工成本等优点,是目前单晶硅晶圆减薄加工的主流工艺。随着晶圆目标减薄厚度的减小,如何在保证减薄工艺效率的前提下控制磨削减薄工艺引入的亚表面损伤深度,成为TSV-3D集成电路晶圆磨削减薄加工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单晶硅磨削表面质量预测模型是指导工艺优
热解是低阶煤热化学转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常规煤热解焦油中重质组分含量高,易造成下游设备的阻塞、腐蚀等问题,制约热解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此外,焦油氧含量较高,成分复杂,加剧煤焦油加工利用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将煤与催化剂分层放置的形式对褐煤热解挥发物进行催化裂解,将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芳烃,提升焦油品质;并利用热解-电子轰击/真空紫外单光子双电离与飞行时间质谱揭示挥发物的催化提质机理。针对挥发物催
近年来,海洋富营养化引起的赤潮、绿潮在内的藻华,以及近海海藻养殖都会导致大量海藻废弃物的产生。目前,海藻废弃物整体利用率较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化利用是处置海藻废弃物的有效路径。然而,常见的海藻资源化利用工艺往往存在着耗水量大、能耗高、污染环境风险高、效率低、可持续性不强等缺点。基于此,本论文提出了新型水热碳化(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HTC)和厌氧消化组
目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水污染问题相当严峻。醌介体可显著提高这类污染物的厌氧生物转化速率,但溶解态醌在实际应用中会随出水流失造成二次污染和成本增加。为实现醌介体的应用,已有多种醌类化合物的固定化技术被开发,然而,固定化醌的长期催化稳定性仍有待考察。此外,固定化醌与微生物、其它电子媒介体的相互作用影响也尚未阐明。基于此,本文以偶氮染料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蒽醌-2-磺酸修饰的聚氨酯泡沫(AQS-
人类视觉系统能够高度适应具有不同属性(光照、天气等)的复杂场景,自适应地调整适当动态范围感知场景内容和细粒度地感知场景细节信息。同样,赋予摄像机系统类人的场景感知能力至关重要。具有精确像素级高分辨率场景感知能力的视觉感知模型有助于提高智能系统(例如自动驾驶)在复杂环境下的场景级理解、推理和决策方面的能力。然而,受限于成像系统感光元件和外部条件(例如光照、天气),复杂环境下的场景内容和细节信息往往无
棉花作为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在全球被广泛种植。然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黄萎病菌危害而降低产量和纤维品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多种机制,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等生物过程。本研究以抗病陆地棉农大601为试验材料,苗期进行黄萎病菌胁迫处理及接水对照处理,分别在处理后2 h、6 h、12 h、24 h和48h取根、茎组织。利用RNA-seq技术对40个样本进行测序,分别对棉
泛函微分方程由物理过程和生物系统中演化现象而得到,其中时滞在数学建模中用来描述过去的时间对动力系统的影响.随机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例如科学与工程中的复杂系统经常受到随机因素或者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随机泛函微分方程就是在随机因素影响下的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有着很强的应用背景和实际意义,近几十年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随机系统和确定系统的动力学性态既密切相关,又提出了自身的、与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支撑,是教师推进课堂教学的脚手架。教师依据学生认知与思维发展的规律,设计理解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理解与表达、分析与运用、评价与创造,推进学生的思维进阶发展,展现了以思促学的学习特点,从而增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实现语言与思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软物质材料是由高分子网络和水分子组成的弹性混合物,其在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广泛存在,如皮肤、树叶以及聚合物、凝胶等。在外界物理或化学刺激下,大部分软物质材料可以发生巨大的、可恢复的体积变化,同时在外界约束下表现出复杂的变形行为。另外,还具有生物相容性、透明性等优越的生物和物理性能,因此软物质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仿生作动器、柔性光学设备和软体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中,同时也是新材料、智能装备和生物健康等核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