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时代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求新求变——重点以《夜线60分》为个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f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电视新闻事业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走来。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新闻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大,中央、省、市、县四级电视新闻各据一方相安无事的平静局面被打破,对于中央级媒体的垄断,地方电视媒体由此面临巨大的挑战。危机中的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开始了摸索和改革。有的死守时政阵地,退缩防守;有的压缩新闻阵地,走包装引进节目的路子;有的走娱乐化道路;有的实施跨区域经营;有的打出“民生新闻”的大旗,围绕受众需求,走平民化新闻之路。求新求变决定现状。  2001年“公共频道”的建立,使地方电视台的频道资源和新闻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避免了多级电视机构的重复和低水平建设。对于新闻传播来说,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在特定区域内更好地宣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而且对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推动区域之间的信息流也能起到有力的整合作用。目前,地方电视新闻正成为人们获取本地信息的重要来源。地方电视台作为地方电视新闻的制作和播出机构在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也逐步凸现出“新闻立台”的特征。  本文所指的地方电视台指除中央电视台以外的省级及以下各级电视台,主要指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电视台。本文核心章节部分重点选取安徽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夜线60分》栏目为研究对象,它是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的栏目,将省级电视台和城市电视台的特色相结合;又是新创办的,在创办初期有针对性的调研和实践,积累了当前新闻报道一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支撑,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前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在报道中的变化与改进。其晚间黄金时段(20:00-21:00)最高收视率为1.66%,收视排名一度达到省内第四位,市场份额达到5.84%。因此它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求新求变对其他地方电视台,尤其是公共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示范意义。  本文首先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电视新闻传播观念的发展趋势,认为我国电视新闻报道观念经历了以政治宣传为主、新闻本位的回归、信息观念的确立和民生新闻、受众本位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指出随着电视新闻报道观念的转变,电视节目形态也经历着相应的变化,由此带来电视新闻报道的多样化,重大新闻事件开始直播;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播”、“说”直至“谈”的三级跳;加强议程设置功能。  其次,文章主体部分从新闻选题、新闻角度、新闻表现等三方面重点对安徽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的《夜线60分》栏目进行解读。选题上,该节目围绕“解读重要新闻,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社会热点”的宗旨,从百姓身边的事、关心的事入手;角度上以百姓的视角关注新闻;表现形式上借助开放、灵活多样的演播现场,采用多种视听元素。本文认为作为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夜线60分》结合地域特点开展选题,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策划方式,把握新闻的角度,采用现场性等多种表现元素,在新闻报道上求新求变。  目前媒介融合使新闻界从新闻信源结构到新闻传播主体、从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到新闻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电视新闻报道也必然发生变化。文章从媒介融合下新闻选题、角度与表现的变化,指出在这一趋势下电视新闻将注重报道方式的多样化、立体化和互动性的加强以及直播报道空间的拓展。  最后,文章认为在电视理念的不断发展下,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尽管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和突破,但针对媒介融合这一新的趋势,其新闻报道却没有采取更进一步的应对措施。笔者认为,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求新求变需要新闻观念的更新,也需要技术手段的进步,在媒介融合下,新闻报道的求新求变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更需要地方电视人持续深入的研究当前电视新闻的趋势,思考本地电视新闻的走向,着重加强立体化报道、互动意识,在互动中寻找新闻;此外,将新闻节目直播常态化等。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最具识别度的画家之一,季大纯的作品以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和对当代中国现实的讽刺性批判而著称;本展是在中国北京的首次个展,全面呈现了这位已经步入创作成熟期的艺术
现代化进程使得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了过去无法比拟的现代传媒,而现代传媒影响社会文化已成为共识。撒拉族是我国地处西部边陲的特有的少数民族,现代传媒的介入已经将他们
天津航运指数下设的沿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包括沿海集装箱出港运价指数(以下简称出港指数)和沿海集装箱进港运价指数(以下简称进港指数),2014年7月共发布23次,指数整体呈下跌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期刊
黄宾虹,近现代画家、学者,他生于历史的动荡年代,一生经历多次历史的更迭,国门打开之后各种思想的涌入冲击的不仅是国之体制,也冲击着国人的思想观念,在西学备受推崇的年代,
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新闻立法发端于清末民初(1898-1926)这一历史时期,本文试图通过对清末民初不同阶段的新闻法制建设的研究,采用粗线条的方式,比较不同阶段的特点,大致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