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价格是“百价之基”,极易陷入“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进退维谷境地。促生产、惠民生是我国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两者理论上讲具有一致性:只有生产发展了,经济才能发展,产品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但具体到大宗农产品则可能形成冲突: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高,要促进生产就必须保证生产成本得到有效补偿,价格就会不断增长,影响人民生活质量;要保证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就必须稳定价格,因此,大宗农产品价格是重要的管控对象。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对大宗农产品价格进行严格管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价格得到了控制,而收入不足以补偿生产成本,从而伤及生产者,影响大宗农产品生产。因此,本文对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对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提出建议促进我国大宗农产品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完善我国大宗农产品市场。本文对大宗农产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从大宗农产品界定、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构成、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大宗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然后结合价格补偿理论、价格形成理论和产品差异理论提出三个假设,研究生产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和滞后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粮食类产品、油料和生猪中的小麦、大豆、玉米、稻谷和油料六种大宗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对这六种大宗农产品1990年-2015年的每50kg批发名义价格、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以生产成本和价格构建VEC模型检验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然后以生产成本为解释变量、价格为被解释变量,国际农产品价格和人口数量为控制变量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最终得到结论,我国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长期保持上涨;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对价格有显著影响;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对价格存在滞后影响,但不具有普适性;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对价格的滞后影响,因品种而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国家要加大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对大宗农产品生产者进行直接补贴,以弥补价格管制下的生产成本,调动农业生产者积极性;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者素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降低大宗农产品非生产性成本,缩减生产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