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多指标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伞形科的药用植物独活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色谱和光谱技术对独活中的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和异欧前胡素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主要研究分为三部分: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独活中三种香豆素类成分。该研究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一测多评法对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和异欧前胡素同时进行定量分析。考虑到标准品的价格和可用性,选择了蛇床子素作为内标物。结果表明,在不同色谱柱、柱温和流速下各化合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均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均良好。另外,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和外标法分别测定了九种不同产地独活及其中成药独活寄生丸中三种香豆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一测多评法经方法学验证,对独活中三种香豆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准确、可行、可靠,为独活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氢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独活中三种香豆素类成分。为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定独活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首次采用氢核磁共振法(1H-qNMR)同时定量测定独活中的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和异欧前胡素。以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为氘代溶剂,以吡嗪为内标,蛇床子素的定量峰δ7.54-δ7.56 ppm,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的定量峰为δ6.83-δ6.85 ppm,异欧前胡素的定量峰为δ6.31-δ6.32 ppm。除此之外,利用该方法还测定了四种不同产地独活中三种香豆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已报道的定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且实验过程操作简单,测量时间短(1 min),为独活质量控制提供新途径。利用悬浮凝固-分散液相微萃取法并结合氢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独活中三种香豆素成分。在常规DLLME-SFO的基础上引进纳米材料-石墨烯,以石墨烯/1-十二醇为萃取剂,并结合氢核磁共振法同时定量测定独活中的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和异欧前胡素。在该实验中采用磁力搅拌的方式,并对萃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核磁参数进行考察优化,经优化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蒸馏水体积与供试品溶液体积比9:1、石墨烯在十二醇中浓度为0.5 mg/m L、萃取剂体积为80μL、溶液的p H=5、Na Cl溶液浓度为5%、转速为800 rpm、萃取时间为20 min。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独活中三种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通过对以上方法的比较与探究,一测多评法因其成本低可用于日常大批量中药材质量检测;氢核磁共振定量法作为一种新颖的定量方法因其设备较昂贵可作为学术研究,规模化生产应用还待普及;悬浮凝固-分散液相微萃取法可以有效地对中药中的微量成分进行萃取。在本研究中所建立的方法各有各有优缺,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与特点,可以单独或者综合性的使用,多元化评价中药质量。
其他文献
2014年5月~10月于甘肃武威酿造葡萄基地开展水分调亏滴灌试验,在不同水分梯度调控水平下研究了土壤含水率、生理生化特性、内源激素、品质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间的相关性,以得到控水滴灌调质机理,为酿造葡萄节水、优质灌溉制度提供一定理论支撑。试验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率波动幅度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大;萌芽期水分胁迫后,土层0~100cm水分在膨大中期表现出明显的“复水补偿”效应;80cm、100cm处土
2014年5-12月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葡萄设施延后栽培不同生育期水分调控品质机理研究的试验,探讨了不同生育期中度和重度调亏灌溉下,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分析了葡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及内源激素ABA、IAA与水分调控之间的响应机理及其与植物抗逆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的水分调控对葡萄外观品质粒径及营养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果糖、葡萄糖、可滴定酸、花青苷的影响关系,以期筛选水分敏
遥感影像是获取大空间尺度土地利用信息的主要数据源,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土地利用分割结果在土地资源管理、城乡发展规划、精准农业、地理空间物体检测、环境保护和土地生态问题分析等许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利用方式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地形地貌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及演变。对于土地利用的研究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但是,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和遥感平台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的时空分辨率不断提高,可获得的高分辨率影像日益增多。高分辨率遥感卫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及时提供田间栽培管理的科学依据,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快速无损检测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葡萄栽培过程中,施水量、施肥量和光照等因素直接影响葡萄植株生长和营养吸收,葡萄的钾含量与花芽分化、果实成熟以及含糖量等关系密切。本文以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探索研究红地球葡萄叶片钾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施水量、施肥量和遮光率为3因素,以甘肃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
作物的病害是直接导致作物生长、减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的意义上,去检测农作物病害最常用的方法是由植保专家根据自己以往学习的经验对作物病症做出识别结果,但这种方法会受到识别人员主观性的限制,在精确度方面无法保证。随着数字图像识别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把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到植物的种类识别中,植物病害识别程序主要运行在计算机端,无法在田间现场完成识别作物病害的任务,农民无法使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骼密度发生改变、骨量流失加快及骨小梁数量变少且变狭窄为特性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辛伐他汀是一种除了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可显著增强骨形成作用的天然药物,其副作用较其他治疗药物低。为了探究辛伐他汀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了解其与辛伐他汀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关系;通过抑制MAPK的信号通路中ERK1/2和p38的活性,探究辛伐他汀是否经过ERK1/2、p38MAPK信号通路对MC3T3
叶片是植物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含水率的变化会对叶片的颜色和几何形态产生影响。本文就草莓叶片含水率与叶片图像的二维平面特征和三维几何形态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含水率与图像特征、几何形态参数的预测模型,从而实现通过摄像头非接触地测量草莓叶片的含水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取了不同水处理下的32种草莓叶片颜色特征以及叶片投影面积,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分析了这32种颜色特征以及叶片投影面积与叶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早期难以发现,但到产生临床症和并发症时却难以控制和治愈的慢性疾病。通过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IDF Diabetes Atlas)不难看出,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养动物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不仅寿命增加,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糖尿病作为一种主要的慢性疾
针对目前当归存在的产地初加工干制时间长和干制过程中药用成分损失严重等问题,以当归切片为研究对象,进行真空远红外干燥特性试验,探讨不同干燥工艺对干制品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当归切片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理论模型,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干燥过程中当归切片内部温度和水分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和验证。最后,对当归切片真空远红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试验研究
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MN)属于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是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多种植物及传统地道药材中均有分布。初步研究表明,FMN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开发天然无毒性新型兽用免疫增强剂的—个重要方向。目前,对FMN的研究主要停留在FMN的提取与纯化,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然而,FMN对动物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