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纪游诗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嗣昌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其山水纪游之作在晚明文坛占据一席之地。目前,学术界对杨嗣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围绕其生平经历、文学作品、创作个性。然而,对杨嗣昌诗歌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笔者通过梳理他的诗歌,发现纪游诗在其诗歌中所占的比重最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拟以纪游诗为切入点,从创作题材的确立、创作技巧的运用、创作视野的突破三方面,来考察杨嗣昌纪游诗所呈现的特征。本文先从创作题材的确立这一角度入手,论述杨嗣昌纪游诗体现了“日常活动”与“诗”的交融。结合杨嗣昌的生平经历、个人志趣、精神世界,梳理纪游诗体现的日常活动形式,归纳日常活动题材,并分析日常活动所体现的情感意蕴。进而求证杨嗣昌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能巧妙地将“日常活动”与“诗”联系起来,使得纪游诗作能描写社会生活、表现生活细节,再现真实的生活事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从创作技巧的运用这一角度入手,论述杨嗣昌纪游诗体现了纪实与虚幻的叠合。从纪实性手法的大量使用、虚幻笔法的着力运用以及虚实的浑然交织三方面,试图对杨嗣昌的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予以还原;进而论证杨嗣昌以“纪游”为载体,力求构建纪实性诗风。同时,他凭借感官,创设幻象,巧妙地将虚实融为一体,从而使其纪游诗作呈现出平实与晦涩交错这一风貌特征。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又从创作视野的突破这一角度入手,论述杨嗣昌在纪游诗创作过程中,把目光凝聚在汲古与新变上;进一步说明发达的交通条件对杨嗣昌游历的丰富以及视野的拓展,也正是基于这种视野,他不断地回归传统、师法前人,对纪游题材有所继承,对韩愈有所接受。同时,自身独特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追求又驱使他标立自我的风格,而这扩大了传统纪游题材所表达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建构起自我诗风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00年至2015年期间的蒙古戏剧文本为研究对象,参考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以悲剧、喜剧、崇高和优美等审美形态来研究分析新世纪蒙古戏剧文学并分析新世纪蒙古族戏剧文学的
台风对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安全防台是船舶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文中在分析台风的特性和船舶操纵特性基础上,提出了海上航行船舶防台、港内船舶防台、港内无动
目的:研究连续不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与血液透析(HD)对于尿毒症患者血红蛋白(Hb)、血钙(Ca2+)、血磷(Pi3-)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以更好地纠正肾性贫血、钙磷代谢紊乱,
在元杂剧作者的笔下塑造了一批以白居易、苏轼为代表的唐宋文人形象。通过对作品的对比阅读可以发现,剧作者们对唐宋文人形象的选择与重塑在看似随意的背后,却暗含着对元代社
以往针对我国大学校园规划评价的核心主要是围绕在教学生活、空间架构、交通流线、校园景观等方面,较少以绿色生态性为核心来深入探讨,所以本研究主要以大学校园规划的绿色校园
针对内爆炸载荷的特点,采用等效单自由度法与薄膜理论分别得出了等效静载动效系数的解析式与径向位移的动态表达式。将反射压力代入径向位移与动效系数表达式中,得到最大径向
中世纪西方处在基督教的统治之下,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古典文化传统;同一时期强劲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在为西方世界保存和传承古希腊文化的同时需要面对宗教与哲学的冲突。阿威罗
目前,学术界对贡奎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把他作为地域文学或家族文学中的一员进行研究,或者仅对其生平履历等相关情况作简要介绍。而对于贡奎的馆阁唱和诗歌并没有研究。贡
黄瓜抗冷性是我国华北及东北等地区黄瓜育种的重要目标,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学者对黄瓜抗冷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现对国内外常用的田间自然环境鉴定、大棚可控条件鉴定和实验
美国著名汉学家孙康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中国古典文学,由此进入性别研究领域。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