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和时间是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现象的两个基本描述维度。以现代地理信息科学方法和相应的空间技术为平台,以空间思维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指导思想,历史GIS作为当前地理信息技术与历史地理学相结合的热点问题,已逐渐得到了广泛重视,并成为空间综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应用领域。 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趣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历史地理学借助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研究中占有独特地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方志古籍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方志古籍带有很强的地域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记载的各种专题信息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最适合采用空间数据库和GIS技术进行数字化。 本文运用空间维度思想,将GIS及相关空间信息技术引入方志古籍的数字化建设中,对《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中收集的各种方志古籍中记录的灾害信息进行了分析、数字化录入与管理。 通过历史自然灾害的时空定位,历史自然灾害数据库实体-关系模型、表结构和基础空间图形要素结构的设计与实现,建立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中国全区域,多朝代,多自然灾害要素,带有地理特征的关系型数据库,从而实现了数据的统一描述与管理。 最后,本文根据历史自然灾害时空数据库生成专题数据,并分别制作单一灾害要素、两种灾害要素与多种灾害要素的专题地图,可视化展示历史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实现历史自然灾害数据的空间表达。同时利用WebGIS技术将地图进行网络发布以实现数据共享。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采用空间数据库和GIS技术有利于组织、管理、数字化方志古籍资料,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保护、传播和有效地利用方志古籍资料,有利于加强环境与历史文化的认知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第二,借助GIS强大的空间管理、存储与表达功能,可以分别从时空格局角度与描述性统计角度实现历史文献数据的专题可视化,提升历史地理学的空间表达能力及应用水平,阐明了空间维度对历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第三,历史自然灾害数据库为辅助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数据的缺乏,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认识的认知程度,从零散的具象认识上升至连续的抽象认识,促进入地关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