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的整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建设中的知识观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是课程的内核,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历史上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折射出知识观的变化.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就是新知识观.它凸显在课程变革中的就是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这对范畴.  余文森吸收了波兰尼、罗素、波普尔等人的思想,提出知识按照其所属主体与认知向度分为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两种类型.个体知识主要强调其知识的主观性、个人性、私人性、尤其是知识的单一主体及其理解向度.公共知识则更为强调知识的客观性、社会性、开放性,尤其是知识的复合主体及其认识向度.  在二者成为知识界的明确概念之前,近代以来的课程大体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基于公共知识的学科课程,以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希尔斯为发展线索;一是基于个体知识的经验课程,以卢梭、杜威、布鲁纳为发展线索.总体来说学校课程的设置仍倾向对公共知识的学习.直至后现代知识观出现,课程从现代范式转向后现代范式,课程理论和实践便开始从过去过于注重公共知识、忽略个体知识的惯行中解放出来,“个体知识”真正成为与“公共知识”相同等的概念.  关于公共知识和个体知识关系问题的探究是当代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提供理论参照.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其课程意识由专注公共知识而转向对个体知识的重视,并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推出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系.新课标的建立因受到现代课程模体、后现代课程模体的影响,既有对公共知识的取向与发展,又有对个体知识的关注与尊重,且更加凸显和重视个体知识的建构意义.新课标下的美术课程更是体现出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融合的发展特征,并以此引导美术课程改革实践,使美术课程教学出现了新的局面.  美术教科书是高中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反映出课程专家与课程实践者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突出了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个人体验的融合,体现出美术鉴赏课程的公共知识的加强和深化,体现出个体知识的发展.人美版、人教版侧重于学生对美术知识认知的引导,倾于公共知识的学习;鲁美版鉴赏教材则采取中西比较的手法,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个人体验得到拓展,显现出某种基于个体知识发展的思路变化.  本文旨在以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这对范畴为认识框架,考察和解析美术新课程的知识观问题,以人美版、人教版、鲁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为例,指出美术教材建设的主要特征是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整合,以期对当下中学美术鉴赏教材建设提供一个理解课程的新视角.
其他文献
城市的设计文化是近年来设计界一直关注和探讨的话题,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的关注,关键在于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未来大多数人的家园都会定位在城市之中。而城市中的规划
期刊
一味的学习或模仿西方,并不能如期成为一种文化重塑过程。中国设计要走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焦虑,应该“重申传统”,使其从自身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
期刊
随着交通科技的发展,智能交通的理念逐渐深入工程建设中,同时道路工程也要求各种附属设备越来越趋于智能化和自动化.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便于携带可减小存储空间的多功能路障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艺术设计的核心,艺术设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学生具有创造性的
细而长的柄托着小小的伞,乍看上去像一颗颗大头针,加上略黄的颜色,这是金针菇的优雅形象。金针菇的种植已成为世界性的产业,它是继双孢蘑菇、香菇之后,产量第三大的蘑菇。可
期刊
期刊
20世纪末期,网络时代来临,人类文明活动的革命随即产生,互联网以其巨大的能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类活动不再局限于现实生活,网络生活也成为了人类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网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