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雷州附城主要红树林群落碳储量及其影响因子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aobei_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碳储量高、碳汇潜力强的特点,选择碳密度高的红树林树种和最佳的固碳环境用于造林和林分改造,将会实现碳储量的最大化。本文以广东省雷州半岛附城沿海红树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林龄、不同潮位、不同树种栽种模式下红树林群落的碳储量,并在高盐度、长时间海水淹浸的砂质土壤滩涂进行红树林碳汇林的垂直结构优化以及碳汇林的营造。本研究中,红树林碳储量包括植物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两部分,植物碳储量通过对地上植物、地下植物和凋落物生物量的测定进行计算,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来计算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1)红树林群落碳储量具有随树龄增大而持续增加的趋势,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碳储量的不断增加。无瓣海桑和秋茄群落碳汇速率最高时期分别是1-5年和1-20年。(2)高潮位的红树林群落碳密度高于低潮位,潮位因素与树种因素对碳储量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潮位因素对不同树种的影响程度不同。(3)20年生的各红树林群落碳密度排序为: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秋茄(Kandelia obovat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为下层的植物,“+”为相同层的植物),碳密度分别为305.52、236.26、178.15、172.96、145.99、136.98、97.42t·hm-2。(4)垂直空间结构优化30个月后,林下栽种桐花树和白骨壤的无瓣海桑林相较于未优化前碳密度分别增长了38.07和16.69 t·hm-2,增幅为60.62%和26.58%,碳汇速率分别增加了120.1%和32.1%。白骨壤存活率保持在80%以上,桐花存活率则下降到30%,从营造碳汇林的可持续固碳能力角度,应选择白骨壤作为红树林碳汇林垂直结构优化的乡土树种。(5)营造的红树林碳汇林中,拉关木-桐花、无瓣海桑、拉关木、无瓣海桑-白骨壤群落在高潮带碳密度都能够达到45 t·hm-2以上,在低潮位带,除白骨壤外各样地固碳能力下降了30%以上,潮位带因素对固碳能力影响明显。在造林30月后,拉关木和桐花树存活率均在40%以下,其他树种均保持70%以上。综合存活率和固碳能力,在高潮位带可选择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白骨壤这两种固碳能力强、环境适应性好的群落,在低潮带选择白骨壤、秋茄能够适应低潮位带生长环境,且其固碳能力随潮位带降低下降较小。(6)土壤容重呈现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有机碳浓度呈现出随土壤深度而减小的趋势,土壤碳密度最大的土层深度为0-20cm或20-40cm。
其他文献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遥感地物探测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雷达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更高性能的要求。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现代仿生学自被提出以来,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深入而广泛的发展,特别是与机器人领域的应用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仿生机器人最引人注目。其中仿生蛇形机器人以其对复杂环境适应性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穿越云雾和植被能力等光学传感器无法比拟的成像优点,是军事和民用领域的重要探测手段。单极化SAR相比于多极化SAR具有结构简单、运算
基于综放采空区自然发火隐蔽高温区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分布式光纤温度探测技术监测火源高温点以及井下近距离抽气束管探测技术监测气体异常点。根据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遗煤
<正>内蒙古乌耳根地区处于大兴安岭西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额尔古纳市。地处我国重要的铅、锌、银、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区内矿床类型以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热液型银铅
会议
钢是一种最基本的金属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在钢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温度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因为准确的温度测量不仅会影响到钢的品质和特性,而且还关系到能耗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简称PLS N)较其他一般材料有着独特的优异性质而受到青睐,其宏观特性的优劣取决于填充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形成微观结构的好坏,而微观结构的好
文章在阐述管理会计重要性,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经营优化有所裨益。
为评价中药复方红景天对低氧劳动能力的改善效果,采用交叉试验设计的方法,在模拟海拔4300m的低压舱内对10名世居平原成年男子进行负荷运动试验,观察复方红景天对运动心率、PWC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