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城》是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一部”(茅国权1989:23)。在书中,中西方文学、哲学、逻辑学、风俗法律、教育体系以及其他领域如外语和女性主义都有所提及。小说又以大量使用语言变异而见长,这既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也是翻译中的难点所在。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变异性”。但是,语言描写的研究基本忽略了变异的内容,语言学理论似乎只关心脱离了变异的语言结构的规律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认识到,语言的变异特征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因此,理论的描写必须包括对语言变异的解释。基于语言系统的变异也在翻译界开始了研究。本文中谈到的变异,是具体语言使用中的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创造性的语言使用。《围城》英译本出版后在语言处理上颇有争议。与传统的翻译研究不同,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侧重译本,强调对译本的描述和解释,将研究视角从原文作者转向译文读者、从原文的语言特点转向译文功能,把翻译看成是跨文化交际行为而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笔者尝试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分析其英译本如何解决语言变异的翻译难题,形成自己的译文风格,从而探讨语言变异翻译策略在文学翻译中是否具有普适性。本文共选取了《围城》中的几种语言变异形式,采取了利奇和王守元的分类方法,从表层结构变异和深层结构变异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介绍了钱钟书及其作品《围城》,《围城》英译本及其译者,回顾了《围城》英译本研究的中外成果,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二章提出了语言变异的概念,分析了变异与常规的关系,介绍了利奇和王守元的分类方法,明确了本文所探讨的变异范围。第三章介绍了语言变异翻译的侧重点,以及对翻译策略的呼唤。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功能翻译理论,概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要点,着重探讨了弗米尔的目的论,阐述了功能翻译理论对变异翻译的指导意义。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章节,举例探讨了《围城》英译本中语言变异的翻译,总结语言变异翻译的策略,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变异翻译的指导意义。最后,论文阐述了《围城》语言变异研究对文学翻译的启示。笔者认为,译者只有将研究视角从原文作者转向译文读者,从原文的语言特点转向译文功能,灵活应用各种翻译策略,才能准确处理好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