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氯化铝离子液体的性能及电沉积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一步法合成了尿素/氯化铝离子液体,与咪唑类、吡啶类等离子液体相比较,其原料价格低廉。通过质谱分析测定了不同摩尔比的离子液体结构,对离子液体进行了热分析,此外对离子液体的密度、粘度、电导率进行了测定;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其活性离子的氧化还原特性。通过三电极体系在恒电位下进行了铝的沉积试验,考察了电位、温度、添加剂等对沉积层形貌、结构的影响。  1)尿素/氯化铝离子液体结构组成为[AlCl2·n(NH2)2CO]+AlCl4-,其中阴离子主要为AlCl4-,且不随氯化铝摩尔量的增加而改变离子液体有=玻璃化转化温度值约为-55℃,其密度随氯化铝摩尔量的增加而增加,粘度、电导率随氯化铝摩尔量的增加稍有变化。尿素/氯化铝摩尔比1∶1.5时粘度最低、电导率最高,在常温时其值分别为:148.2187mPa·s-1、1.237mS/cm。  2)循环伏安法测试结果分析表明:尿素/氯化铝离子液体中铝的电沉积受成核机理控制、生长过程中受扩散机理影响,活性离子的氧化还原特性呈半可逆性。尿素/氯化铝摩尔比1∶1.1时,其出现两个铝的析出峰,表明铝的析出有变价行为。氯化铝摩尔量增加,铝的成核更为容易、且活性离子的可逆性减弱。苯甲酸的加入,使铝析出峰电位、电流有所增加,活性离子的极化性增强。  3)电沉积实验结果表明:电位在0.8v以下时,温度升高,沉积层中铝微观形貌由片状转变为颗粒状。电位更高时,温度不再影响沉积层的形貌,而使铝颗粒尺寸随温度升高而增加。XRD测试结果表明铝的沉积生长具有择优选择性。能谱(EDS)测试表明沉积层中铝的纯度非常高。添加剂苯甲酸的加入明显的改变了铝的微观形貌,由片状结构转变为颗粒状结构,苯甲酸对沉积层具有整平的作用。苯甲酸添加量为0.05mmol/L、45℃、-0.4v时得到了颗粒细小、致密的铝沉积层。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需要海洋工程装备提供质量保证,而海洋工程的发展需要高性能材料作为支撑。本工作主要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两种不锈钢材料, Z2CND18-12N奥氏体不锈钢和
热喷涂可以高效制备多种功能性涂层,在我国各工业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机器人作为重要的现代工业生产设备,它不仅可以保证和提高热喷涂质量,而且能减少人们在恶劣工况下工作、有
随着离心压缩机的发展,其使用工况向低温推进。叶轮是离心压缩机的关键部件,通过焊接生产。但现行工程实际中,缺少在-196℃下使用的叶轮。9Ni钢是现行优异的低温材料。因此,选取9
电镀银石墨复合镀层集合了银的高导电、低接触电阻和石墨的自润滑、高耐蚀、抗电弧烧损等优良性能,在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用电触头材料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鳞片石墨在水介质中的分散行为及分散剂和辅助剂配方,使用该分散剂和辅助剂配制了无氰KI体系下的复合镀液,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铜基银石墨复合镀层,应用摩擦磨损实验、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Ta
原子和分子在超短超强激光场下呈现很多非微扰电离现象,包括多光子电离、阈上电离、隧穿电离、高次谐波的产生和非序次双电离等等。其中,原子的非序次双电离揭示了原子和分子物
本文通过改变靶基距及样品与靶面偏转角等实验参数,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在三种(1#:角α=60°,2#:角α=90°,3#:凹角α=60°)样品表面制备纯Cr镀层,研究衬底环境的不同对角两
目前细菌感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抗生素的滥用致使导致大量耐药菌出现,解决细菌问题已经是整个国际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构建新型有效的抗菌材料变得尤为重要。光动力抗菌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抗菌能力,不易产生耐药性,可局部给药等的优点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本论文通过合成光敏剂单氨基酞菁锌与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进行开环反应,形成在水相中具有良好分散性的PGED-Pc纳米颗粒,
学位
TiO2基压敏材料具有压敏电压低、非线性系数高、介电常数高、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微电机等的集成电路中,起到过压保护、消噪、抗浪涌等作用,具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