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机理及活性位点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有机污染的治理是环境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由于氧化还原能力强,成本较低,易于操作等诸多优势在高效降解有机物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提升该技术效率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选择,其中碳基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碳基材料活化过硫酸盐的相关机制,如活化路径、活性位点等仍存在较多争议,这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碳材料的催化性能和可重复利用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开发高催化活性的新型碳基材料对于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以及更好地实现水体有机污染的去除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新型碳基材料活化过二硫酸盐(PS)技术的开发和其相关机理的探讨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分别从纯碳材料,氮掺杂碳材料以及碳材料与金属氧化物复合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不同材料对PS的活化效果和相应机理,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对不同体系中的活性位点和界面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研究可为新型碳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为PS的活化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将来PS高级氧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有序介孔碳CMK-3可以高效活化PS,在20 min内对200 mg/L的2,4-二氯苯酚(2,4-D)的去除率可达90%,且对实际制药废水的处理也有很好的效果。CMK-3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所以能与PS和污染物充分接触,加速电子转移。吸附量越大,越有利于PS的活化和后续污染物的降解。材料表面的缺陷位点和官能团(尤其是C-OH)可能充当反应的活性位点。中间产物的覆盖、缺陷位点的减少以及官能团的变化是导致CMK-3使用后部分失活的原因。与传统PS活化体系不同,CMK-3/PS体系中同时存在自由基和非自由基氧化过程,其中由直接电子传递实现污染物降解的非自由基途径起主导作用,而自由基途径主要起到加速反应进行的作用。在自由基路径中,SO4·-,O2·-和·OH均有参与反应,但·OH的贡献占主导。CMK-3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充当电子介导体的作用。(2)以芝麻秸秆的不同部位为原料制备的一系列生物炭中,与芝麻杆和芝麻穗相比,芝麻茎芯在800℃下煅烧得到的生物炭(SC-800)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617.53 m2/g)、丰富疏松的孔径结构和含氧官能团,因而展现了最好的催化活性。在180 min内对苯酚(15 mg/L)的去除率达到93%。SC-800/PS体系抗干扰能力较强,溶液中阴离子对它的影响很小,且适用的pH范围很广(pH 3~11)。SC-800的可重复利用性不强,但可以通过退火煅烧恢复部分活性。其中,中间产物的吸附是导致失活的主要原因。含氧官能团,尤其是C-OH与苯酚的吸附和降解速率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因而被认为是SC-800活化PS的主要活性位点。反应过程中生成了SO4·-、·OH、O2·-和1O2,其中O2·-充当形成1O2的中间体。由1O2引导的非自由基路径在苯酚的降解中占主导地位,而·OH主导的自由基氧化过程也有参与。此外,SC-800在天然水体中对苯酚以及多种有机物均有很好的降解效果。(3)充分利用再造纸毛细作用的特征,以HCO3-作为络合连接体,尿素为氮源可以成功合成低成本高PS催化活性的氮掺杂生物炭。HCO3-的腐蚀和络合作用对提升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导电能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有助于氮元素的成功掺杂并提升材料催化性能。而毛细作用特性的利用避免了再造纸自身的孔隙在氮掺杂过程中被过度堵塞,从而使得催化性能提高。材料煅烧温度对催化性能影响不太大。但催化反应条件对性能有显著影响,污染物去除率随生物炭用量和PS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中性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过酸或过碱都会使得催化性能降低。氮掺杂生物炭活化PS对多种污染物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其催化性能强于多壁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污染物的去除中,碳骨架起到了主要催化作用,且碳骨架边缘具有C-OH官能团和吡啶氮缺陷部位可以充当活化PS的活性位点。·OH主导的自由基途径对2,4-D的降解起主要作用,1O2和SO4·-也有参与但贡献较小。(4)采用先水热后煅烧的方法合成了具有纳米立方体结构的碳包裹Mn3O4复合材料(Mn3O4/C),并可有效活化PS实现2,4-D的降解。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和前驱体比例可以调节Mn3O4/C材料的组成成分并改变催化性能。在400℃,前驱体比例(葡萄糖/KMnO4)为0.5的条件下制备的材料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140min内对2,4-D(100 mg/L)的去除率达95%。由于外部包裹的碳层保护了内部的Mn3O4免受侵蚀,材料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经过四次使用后去除率仍可达92%。除PS外,该催化剂对过一硫酸盐(PMS)也有很好的活化效果,且对多种有机污染物都展现很好的去除效果。Mn3O4/C复合材料不仅充当活化PS的催化剂还可以充当电子介导体加速电子传递。含有C-OH基团的碳层缺陷边缘可以作为PS活化的活性位点。2,4-D的降解过程主要涉及自由基(SO4·-和·OH)和非自由基(1O2)氧化过程,其中·OH起主导作用。(5)借助DFT计算发现在碳基材料活化PS过程中,PS会逐渐靠近催化剂表面对应的位点,从碳层中得到电子使得O-O键被逐渐弱化,直至跨过能垒达到过渡态实现完全的活化,其后体系能量迅速降低。PS活化过程为放热反应。且PS与碳层之间主要通过范德华作用实现吸附。含氧官能团可以有效弱化O-O键,加强PS与碳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子转移,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其中C-OH官能团的活性最高,活化能为9.478 kcal/mol,且它与PS之间的氢键有利于加强PS与碳层之间的相互作用。N的掺杂可以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为未掺杂时的一半,从而使得PS的活化更容易进行。在吡咯N、吡啶N和石墨N三种N掺杂位点中吡啶N活性最高,对应活化能为4.593 kcal/mol。而Mn3O4/C复合材料中最活跃的活性位点为碳层上缺陷位置处的C-OH官能团。它在弱化O-O键实现PS的活化中起主要作用而Mn3O4可以加强这一过程。Mn3O4还可以加强C-OH基团与P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PS与碳层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提升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氟暴露可以引起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和腹痛等,而且有学者提出氟暴露可能是炎症性肠病(IBD)的诱因之一。小肠,是氟摄入体内后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摄入氟的70-75%),其是否受到过量氟暴露的损伤还不甚清楚;结肠,是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发生部位,氟暴露对其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也知之甚少;肠道微生物,机体最庞大的微生态系统,对机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肠道菌群失调可
第一部分背景:在可视化动态监测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的光学成像中,得益于深层组织探测能力和高信噪比,近红外二区(NIR-Ⅱ,1000-1700 nm)荧光成像已成为目前研究领域热点。然而,大多数NIR-Ⅱ纳米探针因被肝脏、脾脏等器官的网状内皮系统(RES)捕获并大量滞留,无法正常代谢出机体,导致潜在的生物毒性极大地阻碍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和转化。我们设计并合成了由β相Na YF4:Nd7%@Na YF4组
甘薯(Ipomea batatas[L.]Lam)是世界上营养最丰富的块根作物之一,其富含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促进健康的小分子抗氧化剂。紫心甘薯块根的紫色主要是由花青素的积累造成的,花青素可以清除自由基活性、减缓衰老、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等。因此,紫心甘薯很受消费者的青睐。花青素的合成除了受到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调控,还受到miRNA等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本研究首次筛选了甘薯miRNA基因表达
第一部分目的:皮肤撕脱伤好发于四肢,多因强大转动力作用强行将皮肤与皮下组织从深筋膜的浅或深层剥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常常形成与肢体相连的有蒂的撕脱皮瓣。由于撕脱部位的皮肤受到严重碾挫与牵拉,致使该处皮肤不仅受损严重而且主要的肌皮穿支血管亦严重破坏。撕脱皮瓣会严重缺血、缺氧,使得皮瓣早期便会发生组织生物学变化,然而这样“隐性”改变并不能立即出现明显的临床征象,若仅依靠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标准来
目标传统化肥及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极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的绿色、高效、安全发展。寻找新型肥料的替代品及提高作物自身免疫及抗病等抗逆能力是解决上述发展瓶颈的有力措施之一。紫球藻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红藻,由于能大量合成并分泌胞外多糖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紫球藻胞外多糖的生理活性尤其是在提高作物品质及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影响紫球藻生长、色素含量、胞间多糖及可溶性
桃作为五果之首,在果业发展中的地位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势态。然而,近年来的极端气候导致桃树的冷害和冻害发生频率及程度都在不断增加。本研究以生产中不同桃品种为试材,从中分离出植物对低温逆境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路径中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基因CBF和ICE,并对它们进行相应的信息与功能分析研究,希望为桃抗寒机理及抗寒能力改良的研究提供分子层面的信息与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梨树CBF基因(AEG6473
土壤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源增多使得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农畜产品品质、健康生活等都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近年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检测方法、修复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被广泛关注。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可使土壤颗粒之间吸附力,粘结力等力学参数发生相应改变,为此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力学性质、介电特性,有望探寻一种运用力学、
高质量图像具有更高的像素密度、更清晰的图像内容和更丰富的纹理细节,从而给人更好的视觉体验。但受气候条件、采集设备、采集方法、储存和传输等多种客观条件的影响,获得高质量图像并非易事。因此,一种能够将低质量图像恢复为高质量图像的复原技术至关重要。然而,图像退化过程是不可逆的,作为一种不适定问题,想要重建高质量的复原图像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近年来,深度学习极大的促进了图像复原领域的发展。但这类方法往往
在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GBLUP)模型中,假设所有的标记效应具有相同的方差;对微效多基因性状而言,这种假设是合理的。然而,对于存在主效基因或效应较大基因的性状,这种假设与事实不符,考虑性状遗传结构的方法更加适合这类性状。基于压缩先验的贝叶斯方法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AR/VR、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各类新型通信技术的急剧发展,我们将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又将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面对未来爆炸式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与新应用场景,下一代通信网络将出现新的变革。更高频毫米波、可见光等波段的光无线通信将利用先进调制格式、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先进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此来构成一种具有高带宽、高频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