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诱导聚集对大豆蛋白凝胶流变特性及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凝胶是植物蛋白最重要的性质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90℃-30min和70℃-24h)调控大豆蛋白形成不同性质的聚集体,系统研究了大豆蛋白聚集体的性质及聚集体性质对其凝胶流变特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小变形振荡(动态)流变测试研究不同环境因素下大豆分离蛋白(SPI)凝胶网络结构形成。结果表明:在加热阶段,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都低于1Pa, G’<G "且基本保持恒定直到达到凝胶点。TanS值随着加热的进行逐渐减少,然后急剧下降,冷却阶段时降至最低且保持恒定,说明形成强而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当加热和冷却速率增大时(从0.5-4℃/min) G’值逐渐下降,表明最终形成凝胶强度下降;慢的加热(冷却)速率时(0.5、1、2℃/min) tanδ较小,说明相对于快的加热速率(4℃/min)形成了更好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点和加热速率有关而不受冷却速率的影响。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大,其凝胶G’值增大、tanδ值减少、凝胶点下降。增大蛋白质浓度可以提高凝胶强度,而tanδ值和凝胶点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大而减少;pH值(中性到碱性条件)增大,G’值不断增大。盐离子浓度显著影响大豆蛋白凝胶特性,在0.1和0.2mol/L浓度时其凝胶G’值最大,然后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G’逐渐减小,tanδ值在低盐(0~1.0mol/L)情况下表现一致,而在2.0mol/L时显著变大且未形成凝胶,凝胶点则随着盐离子的增大慢慢增大。为探讨大豆蛋白溶液聚集体性质对其热致凝胶流变特性的影响,通过热诱导不同浓度(4%和9%w/v)大豆蛋白溶液形成聚集体,并考察高浓度下(14%w/v,高于临界凝胶浓度)聚集体溶液(聚集体浓溶液)的剪切黏度和热致凝胶流变学性质。发现蛋白质分子浓度是聚集体性质的关键因素,且随着初始热诱导蛋白浓度的增大,聚集体平均粒径、暴露巯基含量、特性黏度增大。流变特性分析发现:初始热诱导蛋白浓度越高,聚集体浓溶液的剪切黏度越大,而天然大豆蛋白溶液剪切黏度最小;在重新加热后,聚集体浓溶液产生了较弱的凝胶,而天然大豆蛋白溶液产生的凝胶强度最强。研究了聚集体特性和二硫键对大豆蛋白酸诱导冷凝胶流变特性的影响,发现70℃-24h下聚集体冷凝胶的强度和浊度要低于90℃-30min下聚集体形成的冷凝胶;通过添加巯基抑制剂(NEM)可以显著影响聚集体之间二硫键的形成,从而影响最终蛋白质聚集体冷凝胶的强度。研究了聚集体溶液在盐离子存在下的热稳定性,发现可溶性聚集体能够提高稳定性,因为可溶性聚集体有更高的电位,热处理后聚集体相比较于天然蛋白粒径更小,导致产生的黏度和浊度更小。
其他文献
《后藏志》一书作为一本较为完善的藏族传统志书,有着完善的体例结构结构。在内容结构的组织、详略、笔法、赞诗选择等方面有独特的设置,本文拟从这四个方面对《后藏志》的体
<正>10月中旬,云南省政府法制办就《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再征民意。"带薪陪护假"被写进条例草案:"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60周岁,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
水刺非织造布接近传统织物外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透气性能,且不含任何化学粘合剂,被广泛用于医疗卫生、擦拭、服装等领域。我国水刺非织造产业起步晚,但水刺非织造技术是所
齐家文化是我国西北甘青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工作开展得早且基础研究较为充分,然而对于其经济形态的研究则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工作的薄弱之处
高校教师群体多数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没有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时间,但正是这样一个自由度和灵活度都非常高的群体,累计起来的工作时间却是非常长的。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
以血管截面图像的二值重建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了基于代数重建方法(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下的算法实现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提高重建速度及改善重建质量,即简化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及环境事件接踵而至,人们对与生活环境有关的各种环境信息愈发关注。完善的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仅能有效保障知情权的实现,还能促使政府履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能力不足,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卫生政策相关理论,通过分析皖北地区当前的
古筝的历史久远,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对于快速发展的古筝,不论技巧还是演奏形式都有着极大的变化,无调性旋律的乐曲在专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中
将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应用于沼气的生产过程中,降低了不同季节的环境温度与太阳能的变化对沼气发酵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沼气生产中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提高了沼气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