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ata-driven Study of the Use of“meiyou”Comparative Constructions and Their Correspondent English E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ung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是人类语言中普遍使用的范畴之一,一直受到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把由“没有”或“没”作标记并表示比较的句子叫做“没有”型比较句。该句型属于比较范畴的一个次范畴,是汉语特有的比较句式。虽然国内外也有许多学者对这一句型进行过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学者对这一句型的使用情况及其英文翻译进行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本文在前人对“没有”型比较句的分类基础上,以五本汉译英小说和五本英译汉小说为语料,对“没有”型比较句的使用以及它在英语中表示“比较”这一概念的表现形式的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十本汉语小说中(五本汉语原文小说五本汉译本小说),表示极级的比较句多于表示差异的比较句;汉语原文小说中表差异的没有型比较句使用较多,而汉译本小说里使用表极级的比较句较多。而表示“比较”这一概念的常见的英语表达方式各异,其中不乏使用含有“比较”概念的词汇或短语的表达情况。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全文的总体介绍,包括该研究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全文的总体结构。第二章主要介绍汉语比较范畴、中英语言中的比较结构、“没有”型比较句以及其他相关比较句型的研究状况。第三章陈述的是该篇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工具以及整篇论文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过程。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对所收集和整理好的语料进行全面的详细的分析部分。分析“没有”型比较句在小说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它在英语中表示“比较”这一概念的表现形式,试图总结用英语表达汉语“没有”型比较句中“比较”这一概念的表达方法或途径。文章的最后一章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包括这篇论文的重要研究结果、该论文的局限以及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建议。
   该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希望其研究成果能对英汉互译实践、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计算机的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功能派翻译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其核心理论。目的论首先对翻译进行重新定义,认为翻译是有着明确目的和意图、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根据目的论,翻译活动所遵循的首要原则不再是“对等”而是“目的原则”。目的原则影响翻译整个过程,包括对原文内容的取舍,翻译方法的选择,译本最后呈现的状态以及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给翻译界带来
移情的概念起源于德国美学,意为“情感渗透”,现已超越美学领域,成为心理学、心理治疗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课题。自从日本语言学家库诺将移情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之后,语言学家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中的移情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本文选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作为移情策略研究的切入点,试图结合移情传递的人际意义来探讨语言使用的移情策略问题。从其实现形式上来看,移情表现为从语言的潜式系统中进行的
学位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1860-1935)是19与20世纪之交美国最知名的女权主义者之一,也是杰出的作家和社会主义者。她的短篇小说《黄墙纸》和乌托邦小说《她乡》是女权主义思潮的代表作。  这两部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父权社会下的女性觉醒和斗争。在《黄墙纸》(1895)中,吉尔曼解构了一个迫害女性的父权社会-他乡。叙述者想要逃离父权制,她最终自由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疯癫。在《她乡》(1935)中
学位
本篇论文是国内学界首次对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的《兔子,跑吧》和汤亭亭(1940-)的《孙行者》两部作品的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的探讨。本文选取了二十世纪五、六时年代这一美国文学史上重要历史时期的两部重要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将两部小说置于成长小说的文学范畴内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两位主人公哈利和惠特曼·阿新相同或不同的成长道路,进而揭示厄普代克和汤亭亭对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问题的认知与探
期刊
期刊
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约翰·契弗的文学成果主要体现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因此,评论界则将精力放在他的短篇小说的研究上,甚至赋予他“美国郊区的契科夫”的美誉。除此之外,契弗还著有五部长篇小说,相比而言,他的这五部长篇小说一直处于被冷落的状态,但是凭借他那如椽大笔在这些长篇小说中所构建的独特的世界,也使得它们颇具研究价值和意义。因为约翰·契弗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精确锋利的语言,深刻解剖了都市郊区斯文,虚伪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