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观察使用小柴胡汤传统的煎煮法和导师经验总结的现代煎煮法,两种煎煮法下加减柴胡枳桔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并选取《中国药典》中记载方中黄芩、川芎中的黄芩苷、阿魏酸两种化学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对两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以观察其含量的变化情况,以佐证不同煎煮方法会导致汤剂中不同成分析出含量的变化,汤剂疗效的差异,以及分析该两种成分是否为治咳的有效成分,同时也促使医者着眼于煎煮法,以此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方法:按照西医诊断标椎和中医诊断标椎,将符合纳入标准感染后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导师经验总结的现代煎药法的加减柴胡枳桔汤;实验组使用小柴胡传统煎煮法的加减柴胡枳桔汤,疗程均为7天。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资料进行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总有效率、VAS评分等内容的组内、组间对比分析。2.成分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将加减柴胡枳桔汤采用两种煎煮方法按以下方式取实验样品:1.对照组:(1)加减柴胡枳桔汤选用导师经验总结的现代煎药法。取100ml煎煮液作为试液A;(2)原方(同上)选用小柴胡汤传统煎煮法,取100ml煎煮液作为试液B。2.空白对照组:(1)川芎空白对照组:两组处方组成均为:原方(同上)去川芎。(1)选用导师经验总结的现代煎药法。取100ml煎煮液作为试液C。(2)选用小柴胡汤传统煎煮法。取100ml煎煮液作为试液D。(2)黄芩空白对照组:两组处方组成均为:原方(同上)去黄芩。(1)选用导师经验总结的现代煎药法。取100ml煎煮液作为试液E。(2)选用小柴胡汤传统煎煮法。取100m煎煮液l作为试液F。煎取以上6瓶试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进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1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有效率、VAS评分及安全性指标等治疗前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内容均具有可比性(P>0.05)。1.2在中医疗效方面:(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均能得到显著改善(P<0.01)。(2)经治疗后,在改善夜间咳嗽、运动及冷空气等刺激后咳嗽、咳痰、咽痒等症状方面,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5),在日间咳嗽、咽干、口苦及胸闷等症状方面对照组、实验组间无明显差异,疗效相当(P>0.05)。(3)对照组PIC患者及实验组PIC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经过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P<0.05)。(4)对照组PIC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经治疗后的改善情况优于实验组PIC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经治疗后的改善情况(P<0.05)。1.3在VAS评分及总体疗效的比较方面:(1)对照组及实验组PIC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均能得到显著改善(P<0.01)。(2)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说明对照组疗效优于实验组(P<0.05)。(3)对照组PIC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实验组PIC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有效率为85.3%)(P<0.05)。1.4安全性指标方面:除了两例患者出现大便稀溏外,治疗期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均无差异;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成分定量分析结果:采用小柴胡传统煎煮法所得药液中黄芩苷含量(峰值为14355418)及阿魏酸含量(峰值为1180638)明显高于采用导师现代煎煮法所得药液中黄芩苷含量(峰值为8285222)及阿魏酸含量(峰值为476698),由此可见黄芩苷及阿魏酸的溶出与中药的煎煮方法密切相关。结论:加减柴胡枳桔汤采用两种煎煮法治疗均能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有效的减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但从研究数据发现,导师现代煎煮法中药汤剂疗效明显优于小柴胡汤传统煎煮法中药汤剂疗效;且除了两例患者出现大便稀溏外,药剂对患者肝肾功、尿常规、血常规、粪便常规等安全指标均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良好。根据药理结果表明,采用小柴胡汤传统煎煮法所得中药药液中黄芩苷及阿魏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采用导师现代煎煮法中药药液中该两种物质的含量,说明中药汤剂中药理成分的含量与煎煮方法密切相关,黄芩苷及阿魏酸可能并非是方剂中治咳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