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成为女性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找到可作为药物治疗靶点的关键变异基因和用于临床治疗的分子标记物,对于早期诊断和有效地治疗乳腺癌尤为重要。溶酶体四次跨膜蛋白质B(lysosome-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 4B,LAPTM4B)是2000年首次从肝细胞癌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基因,该基因在大多数肝癌细胞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肝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LAPTM4B具有促进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并与肝癌的不良预后相关,因此有望成为肝癌诊断治疗的重要靶点。在肺癌中LAPTM4B通过与PI-4,5-二磷酸(PIP2)结合来抑制EGFR的降解,而在一些恶性肿瘤中可能通过激活AKT发挥促瘤作用。但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尚不明确。p27Kip1是一种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作为抑癌基因它不仅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还可以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p27Kip1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其低表达还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因此p27有可能作为新的预后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在肝癌和胆囊癌中,过表达LAPTM4B可以抑制p27Kip1的表达,而沉默该基因则使p27Kip1表达增高。另外,体外实验证明LAPTM4B通过调节p27等细胞周期因子的表达,对肝癌细胞周期进程的调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乳腺癌中LAPTM4B与p27之间的相关性缺乏相关研究。因此,探讨LAPTM4B与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研究LAPTM4B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提供基础,并对乳腺癌的诊疗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目的:(1)明确LAPTM4B和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探讨LAPTM4B与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是否相关;(3)探究二者对乳腺癌的诊疗有何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乳腺病理存档蜡块145例,其中乳腺癌蜡块100例、良性纤维腺瘤20例及癌旁正常组织25例,并记录对应患者的临床信息。将乳腺病理蜡块制成切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PTM4B和p27Kip1在乳腺癌、纤维腺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一步分析LAPTM4B和p27Kip1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1)LAPTM4B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4.0%(74/100),在良性纤维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40.0%(8/20)、28.0%(7/25),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0%(31/100),在良性纤维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5.0%(13/20)、76.0%(19/25)。(2)在乳腺癌中,LAPTM4B与淋巴结转移(P=0.019)、TNM分期(P=0.001)相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脉管、ER、PR及HER2表达状态无关(P>0.05);p27Kip1在乳腺癌中与肿瘤大小(P=0.025)、淋巴结状态(P=0.001)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3)在乳腺癌中,LAPTM4B与p27Kip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03,r=-0.293)。实验结论:(1)LAPTM4B蛋白在大多数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与之相反,p27Kip1在正常乳腺、良性腺瘤中表达较高,并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2)LAPTM4B在乳腺癌中与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呈正相关。p27Kip1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3)在乳腺癌中,LAPTM4B与p27Kip1呈显著负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均可能是乳腺癌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