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帧内预测模式选择快速算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362222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是联合视频专家组(JVT,Joint Video Team)于2003年5月正式推出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与现有其他标准相同,都采用了基于块的混合编码模型。同时H.264又使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如帧内编码中的空域预测、可变块尺寸的运动补偿、4×4整数变换、多参考帧选择和内容自适应的二进制算术编码等。测试结果表明H.264在峰值信噪比和视频质量两方面的性能都远优于现有其他标准。 为了达到高效的编码性能,H.264使用率失真优化(RDO,rate-distortion optimization)模型为每个宏块选择最佳编码模式和参考帧。但是这种穷举的搜索算法令H.264的计算复杂度远远高于现有其他标准,无法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等应用需求,所以必须对算法进行优化以降低复杂度。 而帧内编码作为H.264中提高编码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采用了多种预测模式,这些模式不但在Ⅰ帧编码时需要被逐一计算,在P、B帧编码时同样也需要计算,因此对帧内编码进行快速算法优化可以显著地降低整体复杂度。本文在实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2种帧内预测编码快速算法。 首先通过多个QCIF测试序列的编码结果统计发现,在Ⅰ帧中编码后的最佳宏块类型在空域上具有极强相关性,且同一宏块的两种宏块类型的编码结果间也具有很强相关性。基于这一发现,本文提出了帧内宏块类型预判断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编码质量和压缩效率基本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达到了12%左右的时间节省。 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在保证高质量的编码性能的条件下,能够使用预判断算法进行筛选的具有明确纹理信息的宏块所占比重有限,因此需要对各帧内宏块类型内部的模式选择进行优化以达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边缘方向直方图的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PSNR和比特率可接受的波动条件下,时间节省在60%左右,有效的提高了编码效率。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全世界的数字图像的容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设备,每天都会产生容量相当于数千兆字节的图像,其中包括来源于卫
工作流管理技术是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自动化的一项重要的计算机技术。然而,随着Internet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的要求
随着图形处理器(GPU)体系结构的发展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GPU在通用计算领域的计算密集型应用上被广泛使用,以弥补 CPU计算能力不足的弱点。现有基于CUDA的GPU编程方式比较繁琐,
USB技术自诞生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很多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USB设备与基于PC机的USB主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随之,在嵌入式系统中集成USB主机接口以支持USB设备的需求
完整、准确地获取和描述用户需求、无二义地向系统设计人员说明需求、并对需求规格说明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检测,对于实现以业务流程自动化、为企业或事业单位提供综合信息化平台
拥塞控制是解决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应用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研究和分析当前拥塞控制算法的性能,针对基于TCP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中慢启动后期增长过快的问题,提出了改
最近几年,网络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利用嵌入式设备进行数字处理传送成为可能。嵌入式设备体积小、功耗低、数字化、安装方便、价格低等优点,同时嵌入式设备便于连入
虚拟化技术作为云计算的基础,由于其能提供良好的隔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进行服务器资源的整合。但是,虚拟化层的引入所带来的语义缝隙问题使得虚拟机监视器难以感知上层
当前INTERNET主要采用TCP/IP网络协议分层结构,网络层采用IPv4协议。由于IPv4已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出现了IPv6用来代替IPv4网络层协议,因此形成了IPv4与IPv6网共存局面。转换
视频编解码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研究部分,也是构建多媒体应用系统的核心,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重视,国际上,ITU和ISO组织都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标准体系。H.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