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种(系)对焦枯病抗性生理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an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桉树(Eucalyptu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是广为种植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在福建省已有几万公顷的人工栽植林,其发展迅猛。但是,由于大规模人工营造纯林以及经营管理不当,造就了林地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桉树病害种类增加、发生频率提高,发生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9年7月,在福建省永安市湍石采育场首次发现了桉树焦枯病(eucalyptus dieback)的为害,造成125.5 hm~2巨尾桉枯死,林业厅为此专门发布了疫情通报。目前,我国对桉树焦枯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目前要经济、有效、持久地防治这一病害尚有困难。福建省在长期的引种栽培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因此,立足于挖掘寄主的抗病潜力,提高寄主的抗病性,将是一条防治桉树焦枯病有效和可能的途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福建省桉树主栽种(系)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和鉴定并进行桉树不同种(系)对焦枯病的抗性测定,着重研究桉树种(系)接种焦枯病菌之后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为种(系)的抗病性早期鉴定提供依据,以期选出优质的抗病种(系)推广栽培,以有效地控制焦枯病的发生,扫清福建省大面积山地综合开发中栽植桉树所遇到的障碍。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在福建省桉树焦枯病重灾区永安市调查、收集和鉴定了11个桉树种(系),并建立试验地。根据室外自然条件发病情况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测定的结果,将桉树种(系)划分为:抗病种(系)(巨尾桉9224、尾细桉M1)、中抗种(系)(巨赤桉201-2、邓恩桉、柳桉、巨尾桉广9和尾巨桉Ug9)、中感种(系)(本沁桉、尾巨桉3229)和感病种(系)(巨桉3号、巨桉5号)。2、研究结果表明,抗病种(系)健叶、病叶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均比感病种(系)高;接种后,抗、感种(系)多酚类物质含量均有提升,且随着感病指数的递增,提高的百分率呈递减趋势。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健叶和病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表现为抗病种(系)>中抗种(系)>中感种(系)>感病种(系),呈规律性变化,桉树各种(系)病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提高的百分率不呈规律性变化。可见,在桉树对焦枯病的抗病性测定中,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可作为衡量桉树抗病性生理指标。3、接种前,桉叶健康组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水平不反映各种(系)间随感病指数递增而下降的规律性抗病差异。在0~60h期间,抗病种(系)、中抗种(系)酶活性水平始终高于中感种(系)和感病种(系)。经方差分析表明,桉树各种(系)间过氧化物酶活性水平差异极显著。接种后,酶比活性变化趋势与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染病植物体内既有固有酶的激活,同时增添了新合成的酶,可见接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衡量桉树对焦枯病抗性的重要生化指标,但无论是健康的桉叶组织,还是受焦枯病菌侵染的病叶组织,各不同抗病性的桉树种(系)同工酶均不显差异性,因此,根据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不能反映桉树各种(系)间的抗病性差异。4、无论是健康组织,还是受焦枯病菌侵染的病组织,多酚氧化酶活性水平表现为抗病种(系)高于感病种(系),且桉树各种(系)间酶活性水平差异极显著。接种前,桉叶健康组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水平随感病指数的递增呈逐渐递减趋势,酶的活性、比活性越高,种(系)的抗病性越强。接种后,各桉树种(系)多酚氧化酶活性均表现为上升,酶活性与种(系)抗病性之间呈现规律性相关,各种(系)酶比活性变化趋势与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多酚氧化酶活性水平可作为衡量桉树对焦枯病抗性的重要生化指标。接种前后抗病种(系)、中抗种(系)同工酶带活性明显强于中感种(系)和感病种(系)。接种后,抗病种(系)新增2条谱带,中抗种(系)除尾巨桉Ug9只增1条外,均新增2条同工酶谱带,中感种(系)只新增1条谱带,而感病种(系)均未增加。可见,不同种(系)对焦枯病抗性的强弱与多酚氧化酶同工酶条带数和谱带的强弱有关,特别是新增的Rf为0.628的谱带可能与抗病代谢有密切的关系。这为测定桉树对焦枯病抗性提供了一项重要参考指标。综上研究结果可知,巨尾桉9224具速生丰产、短期成材、抗逆性强、纸浆得率高、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是造纸、人造板的优良树种。因此,建议利用巨尾桉9224建立采穗圃,进行采穗,利用组织培养大量发展组培苗,推广栽培,以解决桉树生产上的焦枯病防治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以辽西低山丘陵区的5个主要造林树种一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樟子松(Pinus.sylvestri)、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不断恶化,亟待解决。深入研究植物的耐重金属机理,克隆相关基因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是净化污染土壤的一条有效途径。金属硫蛋白(m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ccuracy and safety of cy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ed(US-FNA)pancreatic masses.Methods From Janua
本研究通过盐胁迫下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从生理、生化和基因表达等方面分析了
杨树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树种,长期以来,国内外育种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杨树杂交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黑杨派与青杨
DNA甲基化修饰在动植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表现形式。在植物中,DNA甲基化修饰参与基因组所有功能,包括转录、复制、DNA修复、基因重排和细胞分化等,DNA甲基
本论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赤峰地区和贺兰山地区土生空团菌进行资源调查;根样室内镜检;同时对采自不同地区、不同宿主的样品分别分离其菌根和菌核,提取菌根和菌核总DNA,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在于意境的营造,诗情画意的优美景观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和哲学意味,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古代社会在生产和生活中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人们以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六届理事会第六次会长会议于2013年8月30日在北京召开,会长会议成员及受托代表共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刁春和会长主持,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承包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