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克氏病病毒pUL43蛋白表达特征分析及对细胞表面MHC-Ⅰ分子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感染引起的一种禽类肿瘤性传染病,以诱发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疫苗接种是防控MD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特超强毒株的不断出现,现有最好疫苗的保护正在被突破。因此对MDV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病毒因子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对于开发更有效的MDV疫苗具有重要意义。MDV属于疱疹病毒科中的α疱疹病毒亚科,UL43基因在α疱疹病毒中高度保守,但目前关于UL43基因表达特征及功能研究的报道均来自感染哺乳动物的疱疹病毒。MDV以鸡为主要宿主,对其UL43基因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更好的研究MDV pUL43蛋白的表达特征及功能,本课题通过多肽免疫的方式制备了该蛋白多克隆抗体。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构建了表达p UL43蛋白的真核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后利用制备的多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对p UL4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 UL43蛋白在转染细胞中成功表达,呈斑块状分布在细胞核周围,其表观分子量大小与开放阅读框预测一致。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p UL43蛋白的跨膜结构、疏水性、亲水性和抗原性,发现该蛋白有9个跨膜结构域,N端、C端分别集中有6个和3个连续跨膜域,整体疏水性较强,仅在中间有一段长亲水结构(222~281 aa),抗原性氨基酸分布于第1~55位和第259~276位区段。综合考虑肽段合成的难易程度,选择后者作为抗原肽。兔子经5次免疫后采集抗血清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浓缩多克隆抗体。利用斑点杂交对抗血清效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抗血清与抗原肽的反应效价为1:100 000;在转染和感染条件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均能与p UL43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接下来,本研究重点围绕pUL4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感染后的表达特征。为阐明N端(1~222 aa)或C端(281~419 aa)多次跨膜域是否影响p UL43蛋白的细胞定位,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EGFP基因融合至编码全长蛋白、截短突变体序列的5’端,构建了缺失N端和C端跨膜域的p UL43截短突变体。转染细胞24 h后,观察p UL43蛋白及其截短突变体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细胞结构上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p UL43蛋白及截短突变体均定位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提示中间的长亲水结构可能存在决定细胞定位的重要氨基酸序列。为了解不同毒力MDV感染对UL43基因表达产物的影响,分别用814疫苗株和GX20NNM1野毒株感染CEF细胞。在12、24、48、72、96、120 hpi(hours post-infection,hpi),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检测UL43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同时,再用Western blot检测p UL43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病毒DNA合成抑制剂膦酰乙酸(Phosphonoacetic acid,PAA)对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两个毒株的UL43 m RNA和p UL43蛋白表达最早出现在12 hpi,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表达水平逐渐上升,而且PAA能明显抑制p UL43蛋白表达。两个不同毒株p UL43蛋白的表达形式相同,表观分子量均在45~50k Da。这些实验结果说明,UL43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MDV毒株的毒力无关,p UL43蛋白属于病毒感染后合成的晚期蛋白。最后,本研究还探索了pUL43蛋白对细胞表面主要相容性复合体I型(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MHC-I)分子稳定性的影响。将表达p UL43全长及其截短突变体的真核载体转染DF1和HEK293T细胞,转染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MHC-I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 UL43全长及缺失N端、C端的截短突变体分别下调DF1细胞表面MHC-I分子至正常表达量的37.16%、20.74%和31.47%(p<0.05)。值得注意的是,p UL43蛋白不能抑制人源HEK293T细胞表面的MHC-I分子表达,这提示鸡源细胞可能存在帮助p UL43蛋白干扰MHC-I抗原递呈的特殊宿主因子。通过添加针对不同细胞过程的化学抑制剂,发现抑制剂Chloroquine、MG132能明显恢复MHC-I分子的表达,提示p UL43蛋白下调细胞表面MHC-I分子的表达可能与细胞自噬和蛋白酶体通路有关。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抗pUL43蛋白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在细胞水平上分析了p UL43蛋白的表达特征,并发现该蛋白能直接降低宿主细胞表面MHC-I分子的表达,这种下调作用可能依赖于细胞自噬和蛋白酶体相关的通路。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建筑行业中住宅建设项目领域在我国的发展规模逐渐增大,相对造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形势严峻。基于建筑行业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实际的工程管理水平。由于部分企业在实际的工程管理工作中,往往侧重的是项目施工进度、质量体系、安全生产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对成本的管理常常仅局限于物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资金流等内容的片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三农”问题仍是我国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紧缺、务农劳动力不足和环境污染等约束,难以满足国内众多人口对食物的需求,亟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来改善现有约束,朝着绿色可持续、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大型温室现存监控成本高、传输不稳定、管理分散以及能耗高等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控制策略、云技术和Web技术
理想信念是青年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构建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的关键所在。重视青年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在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的不断努力下,党和国家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也从初步形成、创新发展走向了全面深化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历史脉络和经验理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青年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对青年为
泡核桃林的土壤质地状况是决定泡核桃产量高低及其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开展喀斯特山区泡核桃林土壤肥力状况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指导泡核桃林合理施肥,而且能为喀斯特山区的土地修复及石漠化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喀斯特山区泡核桃林土壤质地状况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对不同种植年限及不同物候期的响应机制,本文以不同林龄泡核桃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4、6、7、11年)及不同物候期(开花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严重影响家畜繁殖性能,给畜牧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卵母细胞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家畜的繁殖性能,革兰氏阴性菌的毒性成分—脂多糖(LPS)会导致卵母细胞成熟率及胚胎发育潜能下降。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罗汉果甜苷V(MⅤ)能够促进猪卵母细胞成熟、延缓猪卵母细胞老化,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及促进线粒体功能有关。但MⅤ能否缓解LPS导致的卵母细胞成熟损伤还不清楚。因此,本文以猪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