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Fe(Ⅱ)驱动的典型污染物转化的化学机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环境中Fe(Ⅱ)/Fe(Ⅲ)循环是土壤中物质与能量转化的重要驱动力,土壤中非生物Fe(Ⅱ)或是微生物异化铁还原产生的Fe(Ⅱ)吸附于土壤界面上,具有更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更高的化学还原能力,能够使环境中的大多数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污染物发生还原转化并最终降解、矿化与固定,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本论文采用厌氧培养批处理,研究外源Fe(Ⅱ)、异化铁还原产生的Fe(Ⅱ)对2-硝基苯酚(2-NP)的还原转化和对重金属的老化固定作用,同时,也探讨了在Fe(Ⅱ)/Fe(Ⅲ)循环过程中,Fe(Ⅱ)对水铁矿晶相转化的催化作用机制。为深入揭示自然环境中污染物还原转化过程提供理论依据,为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包括:  (1)DOM介导下的吸附态Fe(Ⅱ)还原转化2-NP机制研究。该部分研究了在TiO2界面2-NP还原转化过程中Fe(Ⅱ)与DOM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吸附态Fe(Ⅱ)是2-NP转化的关键物种,DOM通过影响吸附态Fe(Ⅱ)的量和活性Fe(Ⅱ)的氧化还原能力而影响2-NP还原转化;DOM的电子转移能力(ETC)能够加快电子从Fe(Ⅱ)转移至2-NP,从而促进2-NP的还原转化。  (2)DOM促进SP200与活性Fe(Ⅱ)协同还原转化2-NP机制的研究。该部分主要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组分DOM对S.putrefaciens200(SP200)还原赤铁矿(α-Fe2O3)过程中对2-NP还原转化过程的影响。动力学结果表明2-NP还原转化速率受不同组分DOM条件下活性Fe(Ⅱ)物种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而DOM作为电子穿梭体,加快电子从SP200传递到Fe(Ⅲ)和2-NP,以及从异化铁生成的Fe(Ⅱ)到2-NP,从而加快2-NP还原转化。  (3)异化铁还原条件下Cu的老化机制研究。该部分实验,选择针铁矿(α-FeOOH)和异化铁还原菌(HS01)模拟铁还原环境,研究异化铁还原条件下Cu的老化机制。结果表明,溶液中的Cu(Ⅱ)能快速吸附于针铁矿表面,形成交换态(MgCl2 Ex-Cu)和吸附态(HCl Ex-Cu) Cu,并最终转化为残渣态Cu;HS01参与条件下,加快铜的老化。铜的价态分析表明,在HS01参与下,在异化铁还原过程中,铜的价态从高价向低价态发生转化,随时间低价铜的量逐渐增加。这表明,异化铁还原过程中,异化铁还原产生的Fe(Ⅱ)与Cu(Ⅱ)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促进Cu的老化。而Cu的加入反作用于针铁矿的晶相转化,抑制针铁矿的晶相转变。  (4)不同重金属离子对Fe(Ⅱ)催化水铁矿晶相转变的影响。选择八种二价重金属离子研究其对Fe(Ⅱ)催化水铁矿晶相转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离子条件下,水铁矿的转化路径与速率不同,重金属离子与水铁矿的络合常数(log K)是影响水铁矿转化差异性的主要原因,log K通过影响重金属离子和Fe(Ⅱ)在水铁矿表面的分配转化,以及活性Fe(Ⅱ)物种的氧化还原电位而影响水铁矿的转化。  总之,本文较系统研究了厌氧体系中Fe(Ⅱ)促进污染物转化过程中,在DOM、重金属离子影响下的作用机制,阐明了Fe(Ⅱ)驱动下的污染物转化与固定机制。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板料激光弯曲成形的特点,提出采用动态显式有限元法模拟整个成形过程,分析了板料激光弯曲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和变形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优化理论引入数值模拟,以
水体中存在的大量致病微生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传统饮用水消毒杀菌技术如氯消毒等则存在诸多弊端,如产生致癌消毒副产物、余氯影响饮用水口感、无法彻底杀灭包囊微生物等。因
该文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各种预测渗碳后硬度分布的方法与软件系统的特点,针对大多数所采用的不同含碳量的端淬试验的方法存在的缺点,采用试样渗碳后进行端淬试验,获得不同端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即采用微波为载体形式,将能量无线传输到负载端.微波无线能量传输中效率和功率是衡量传输系统的重要指标.目前,仍然缺乏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整体效率的设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该研究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一部分研究内容.该文通过盆栽试验,采用生物有效性的分析方法,研究在向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本研究通过营养液试验,分析了三叶鬼针草在不同镉、铜浓度下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以及非蛋白巯基(NPT)含量,揭示了三叶鬼针草对镉的贮存形态及鳌合解
该文试图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原理与方法来分析、评价城市生态与环境诸方面的问题与发展潜力,从生态与环境调控方面探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
在制备Bi-2223/Ag带材所采用的粉末装管工艺(Powder-in-tube)中,每一步的加工工艺都会对带材芯丝的变形过程、织构、密度和银超界面以及最终带材的2223含量产生影响.而要获得
该文针对高速线材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冶金学现象,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组织演变数学模型,主要包括:(1)以单道次压缩实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基础,研究了60SiMn钢和B80JX钢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