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经走罐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慢性荨麻疹在祖国皮肤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本病发病机制十分错综复杂,大数找不到病因,所以难以预防及治愈。而且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治疗为内服抗组胺药为主,效果有效但容易复发难以痊愈。因中医特色疗法均能兼预防保健及治疗疾病,而且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并采用走罐方法排毒。如此本课题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背部膀胱经走罐治疗,通过中医特色疗法防治荨麻的临床经验,观察其走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走罐方法均安全、效过良好、副作用较少、操作简单、能经济实惠及复发率低,在临床应用广泛。为了发挥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疾病,以进一步提高本病的预防及治疗的优势选择。
  方法:
  本研究收集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就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瘾疹(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并将符合地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诊断者。总共80例,分成2组治疗组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行走罐疗法治疗结合内服西药(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为法40例和对照组于单纯内服西药(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为法40例。总疗程共4周,分别观察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和治疗后第4周,并纪录实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运用欧洲MILOR评分量表及SSRI作为参考值进行临床效应评定。所得采取SPSS25.0统计学软件举行统计学分析,按照医学统计学的有关标准分别进行T检验(t-test)及X2检验(Pearson chi-square)分析。所有的统计实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于P<0.05表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有差异性极显著。
  结果:
  本研究收集临床病例,总共80例,分成2组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剔除0例和脱落0例,80例患者均有完成临床观察。
  本研究收集男性患者共39例和女性患者共41例;平均年龄为33.78±11.964。其中治疗组有男性患者21例和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为34.55±11.536,其分成青年29例,中年9例,老年2例。和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和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33.00±12.476,其分成青年32例,中年6例,老年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性别和年龄均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在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以行欧洲MILOR评分量表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病情情况比较,经过治疗后2周,经统计学分析X2=1.333,P=0.513,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4周,经统计学分析X2=7.688,P=0.02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总疗效比较,经过治疗后2周,其中治疗组患者痊愈0例(0%),显效0例(0%),有效12例(30%),无效28例(70%);总有效率12例(30%)。和对照组患者痊愈0例(0%),显效0例(0%),有效7例(17.5%),无效33例(82.5%);总有效率7例(17.5%)。经统计学分析T=1.311,P=0.009,表示有差异性极显著(P<0.01)。经过治疗后4周,其中治疗组患者痊愈1例(2.5%),显效1例(2.5%),有效30例(75%),无效8例(20%);总有效率32例(80%)。和对照组患者痊愈1例(2.5%),显效0例(0%),有效17例(42.5%),无效22例(55%);总有效率18例(45%)。经统计学分析T=3.424,P=0.000,表示有差异性极显著(P<0.01)。
  结论:
  1.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观察中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较良好的变化。
  2.患者经过诊疗过程,治疗后第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7.5%;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T=1.311,P=0.009<0.01),表示有差异性极显著(P<0.01)。和经过治疗后第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T=3.424,P=0.000<0.01),表示有差异性极显著(P<0.01)。
  3.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结合西药内服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均优于单纯用西药内服治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烟叶分级是烟草行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烟叶分级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烟叶把内纯度不高、等级水平波动、烟叶等级标准不能被有效、正确的执行从而使烟叶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工分级、计算机视觉和近红外光谱三种技术在烟叶分级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分级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针对烟叶分级水平的改善与提高提出了一些个人思考。
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外的其他部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疼痛程度剧烈可痛及腰部,并伴有性交痛、月经不调、不孕等情况出现。西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一般,前人的研究显示针灸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及生存质量。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比温针灸治疗与西药组口服避孕药的治疗方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
目的:  本课题是采用小样本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常规针刺治疗为对照组,观察“通元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针刺治疗腹型肥胖症的可能作用机理,为针刺疗法治疗肥胖症提供严谨的科研资料和创新的临床思路,使腹型肥胖症的用穴及治疗过程更为科学和规范,探索更适合、更安全、更简易、更有效和更持久的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苦痛。  方法:  本研究时筛选出符合纳腹型肥胖的患者,共66名,按1∶1比例随
学位
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将蜂针毒液的药物药理作用跟针灸学原理相互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的操作方法是使用镊子持夹住活蜂,放置穴位上令其螫刺,或用镊子将蜂针和蜂毒囊同时取下,持夹住这部份用来点刺或者是散刺在相关穴位。蜂针治疗的主要使用蜂毒的药用成份,现时已有蜂毒制成的针剂直接以注射针注射到患处作治疗。  目前世界各地以活蜂蜇刺蜂毒来治
学位
目的:  本课题以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中风病的基本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疏波和密波分别刺激舌三针,观察不同波形的电针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选择电针的参数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法:  本课题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疏波组和密波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风病的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常规针刺治疗,针刺的穴位选择均为:舌三针、
目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提供一种有效并且利于推广的疗法。  方法:  本课题病例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病房以及香港仁治堂中医馆,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的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取穴:颈4-胸5夹脊,腰1-5夹脊,均双侧取穴
背景: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肘关节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因约半数的打网球者得此病,故名之。本病以肘部外侧部分筋肉的疼痛、触痛,作握持、伸腕、前臂旋后动作时肱骨外上髁部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损伤性疾病。本病是中年人的特发性疾病,据临床统计,患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多为40岁左右,本病流行率在1%至3%之间,40以后、50岁以前年龄段的人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年龄在42至46岁女性群体,其发病率可高达1
目的:  痴呆的发病情况逐年增加,以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减退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对于痴呆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改善认知的药物以及一些非药物疗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不一。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学疗法,从临床中观察在治疗痴呆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目前尚缺乏对针灸治疗痴呆病进行系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探究目前的研究现状,选穴规
学位
目的:  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针灸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拟证实针灸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中医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率,为临床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案。  方法:  将最终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选取背俞穴、四缝穴和足三里穴作为治疗穴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抗感染治疗,疗程为期8周。随访
学位
目的:  观察喘可治注射液治疗Ⅲ和Ⅳ期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疗效,探索喘可治注射液改善肺癌患者化疗后副作用,以及探讨其与化疗的协同作用,以判断喘可治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补充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肺癌治疗方案。  方法:  本研究是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实验,以Ⅲ和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并将这些病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