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胤《居来先生集》研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87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佳胤是明代“嘉靖后五子”之一,也是巴蜀历史上难得的文学与政治兼擅的文化名人。他的诗文创作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借古鉴今的创作主张;二是才法兼备的诗歌理念;三是古心并重的师法要求;四是重视性灵的创作追求。他与复古派文人和巴蜀文人往来酬唱,在交往过程中留下不少诗作,对推动明代巴蜀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居来先生集》为研究文本,在紧密结合文本内容的前提下,从文献价值、文体价值、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张佳胤的诗文作品分析其文学思想和创作特点。第一章正本清源,考订文献版本。经详细比对《居来先生集》六十五卷本和三十五卷本的文本异同,发现六十五卷本所收录诗文更加完备,除诗歌外,赋、书牍、序、祭文、墓志铭等多种文体兼具;而三十五卷本仅在收录诗歌之外,另附八卷书牍。此外,三十五卷本是直接按篇收录,而六十五卷本则设有目录。第二章文本细读,辨析文体特色。张佳胤虽为“后五子”之一,但并非亦步亦趋地倡导文学复古,面对文坛日渐逼仄的蹈袭之风,呼吁诗歌向抒情言志的本质回归,标举“情”、“境”、“韵”的美学风貌,开明代性灵文学的风气之先。第三章钩沉史料,梳理文学交游。重点考察张佳胤与文坛巨匠李攀龙、王世贞和卢柟及巴蜀名流刘绘、刘黄裳、杨慎等人的交往。结合前后七子与杨慎等具体案例,剖析复古派文人与巴蜀文人的文学思想异同,以及在“文学复古”上的不同主张。第四章从文化寻根,追溯桑梓情怀。入仕之后,张佳胤一生宦游外乡,故土之思内化为诗文的文化底色,熔铸到诗歌的情韵之中。写景抒怀、交游酬唱,总有着巴山蜀水的灵动之气。也正是基于对乡土的眷恋,他热衷于乡土文献的整理,撰写《刻<华阳国志>序》、《铜梁县志序》、《大足县志序》等,显现出对传承巴蜀文脉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综上言之,张佳胤的文学成就虽然难称一流,但其独具一格的诗学主张和文学思想,无异于一缕清风,导引着明代文坛走出泥古、摹写的怪圈。其诗文力避成法,不拘格套,追求情韵自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毋庸置疑,对张佳胤《居来先生集》的研究,对于考察明中后期文坛风气的转变,以及建构巴蜀文化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激素依赖性皮炎因长期不正当应用激素引起,目前国际上尚未统一其命名。其临床表现主要有红斑、丘疹、对外界刺激敏感、皮肤萎缩等,表现具多样化。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有多
青春期是个体发展社会功能的重要时期,但青少年群体同时经历心理和身体的巨大变化并面临多种任务的发展,使得社交焦虑在青少年群体中很常见。以往有关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巨大转变,其中一个特点是全谷物摄入不足而精制谷物摄入过高。研究认为全谷物发芽糙米(germinated brown rice,GBR)较精制谷物富含更多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就诊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血清TSH值,探讨TSH与DTC的关系,从而作为预测DTC的一种指标,丰富临床医生术前评估手段。方法:统计2017
含有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中由PTPN11编码的一员,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虽然作用
肿瘤细胞被嵌入高度结构化的微环境中,微环境中的胞外基质(ECM)和邻近细胞给肿瘤细胞施加了特定的压力和边界,不仅能够影响细胞的结构和力学特性,还影响细胞的极性和功能。同
目的:1)探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季铵盐及海藻酸钠对成骨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2)评价壳聚糖季铵盐涂层改性镍钛合金对成骨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资料和方法:应用等比稀释法,配置不
在学术写作研究中,引文和转述一直是大家研究的热门课题。如何引用别人的观点以及准确表述自己的看法,即本文中所提借言和自言,对于新手作者来说是一大挑战。本文着重研究了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20例,比
目的经颈动脉灌注低温生理盐水建立大鼠选择性脑低温模型,观察选择性脑低温的脑保护作用,并研究大鼠大脑皮质lncRNAAK009271及线粒体分裂的变化,探讨选择性脑低温减轻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