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D-95对多巴胺D2受体功能调控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ble_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巴胺受体(DAR)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成员,根据其信号转导、药理学及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D1样受体,包含D1和D5受体,与Gs蛋白相偶联并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升高细胞内的cAMP水平;一类为D2样受体,包括D2、D3和D4受体,D2样受体与Gi蛋白偶联,导致AC活性降低,从而使cAMP水平下降。多巴胺D2受体(D2DAR)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和药物发现的重要靶标,如D2DAR激动剂具有很好的抗帕金森病(PD)效果,而很多精神分裂症药物是D2DAR拮抗剂。PSD-95是突触后致密物质区(PSD)中富含的一种蛋白质,属于膜结合鸟苷酸激酶(MAGUK)超家族一员,除作为锚定蛋白外,还能与受体、离子通道及胞内信号分子形成复合物调节信号转导,是重要的功能调节因子。   本文运用免疫共沉淀方法发现PSD-95与D2DAR在HEK293T细胞和SD大鼠纹状体中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PSD-95通过其N端与D2DAR结合;D2DAR激活以后,其与PSD-95的结合状态发生改变,在刺激15和30 min时相互结合量明显减少;而β-arrestin并不影响PSD-95与D2DAR的相互作用。   D2DAR被激动剂激活以后,会被PKA和GRK等磷酸化,接着发生脱敏、内化、回膜和复敏等一系列循环过程。运用配体-受体结合实验,发现PSD-95对D2DAR的表达及其与配体的结合没有影响,不改变D2DAR内化与回膜过程;功能实验说明PSD-95的表达不能改变D2DAR所介导的对cAMP的抑制;   [35S]GTPγS实验证实,PSD-95不会影响基础状态下D2DAR与Gi蛋白的偶联,但是能够加速D2DAR的脱敏并减缓其复敏。   PSD-95和D2DAR在PD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研究发现PD大鼠纹状体中PSD-95的表达量明显减低,其在突触后膜中的分布也显著减少;而长期给予L-DOPA后,能够逆转这种效应,PSD-95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其在突触后膜中的分布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在PD大鼠纹状体中,PSD一95与D2DAR的相互结合量明显下降;而在L-DOPA治疗以后,PSD-95与D2DAR的相互结合恢复到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PSD-95通过其N端与D2DAR相互结合,PSD-95不影响D2DAR的激活,但是能加速D2DAR脱敏并延缓脱敏受体复敏;PSD-95与D2DAR的结合状态在PD和长期给予L-DOPA后亦有改变。PSD-95的调控可能对突触后D2DAR的功能及与其相关的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光敏蛋白是一类在生命体内能够应答光信号而产生生理学反应的蛋白,它们也被称为“光信号感受器”,它们在生物钟调节、细胞信号传递等方面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本论文从粗糙脉孢
玉竹石因质地玉细,颜色竹青而得名。该石自成板块,取材时如锯木一般方便,初出岩层时质地松韧,工匠雕花刻图凿字如在粉墙上作业,但随时间推延,风霜日月反使其质地日趋坚硬并
1 概况 二十二采区为杨村矿—273水平下山首采区,采区西至—273m运输大巷,南与二十一采区相邻,北与二十三采区相邻,东至井田边界。由于二十二采区的特殊地质条件,将采区分为
本试验利用本实验室自行筛选的具有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能力的链霉菌B221为研究菌株,采用固体发酵技术,系统研究了B221固体发酵羽毛角蛋白过程中主要生化指标和含硫化合物的变化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等一系列细胞生物学事件,其过表达或过度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靶点。c-Met是由原癌基因M
维甲酸X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RXR)是核受体蛋白家族的核心成员,参与了细胞生长分化、代谢调节、形态发生和胚胎发育等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作为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RXR能在
泉城路:一条金街的时代异动“那时候泉城路道路窄,中间走公交,两边就是马路牙子,小商小贩们路边叫卖。我最爱四海香的茶汤,孩子最喜欢乳品门市部的酸奶,要在门口喝完退掉瓶子
为提高振频法索力测量结果精度,对影响拉索振动频谱精度的数据采样参数进行优化研究。根据振频法的测量原理,分析得出频谱精度是影响索力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而分析了
《中共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是新时期党校建设的重要文件,学习、贯彻好这个《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
甘草为常用大宗药材,其有效成分甘草酸(glycyrrhizie acid, GA)具有重要的药理学活性。但甘草酸含量不稳定,个体间差异较大的原因尚不清楚。本研究试图从甘草酸形成的基因机制来阐明甘草酸含量差异的原因。众多研究证明,由于基因的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进一步引起酶活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目标产物积累发生改变,因此可以从甘草酸合成过程中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的角度,探明甘草酸含量存在差异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