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y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NH3)挥发是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深入了解生物炭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挖掘利用生物炭还田消减土壤氨挥发的潜力,本研究以稻壳和稻秆为原料,对比分析了2种改性工艺和15种改性方法对生物炭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了以羧基接枝为重点的生物炭改性技术、并对羧基接枝生物炭消减土壤氨挥发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以期为改性生物炭制备、优选及建立土壤氨挥发消减技术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分析了热解前改性(前端改性)和热解后改性(后端改性)两种工艺,以及紫外辐照(UV)、微波(UW)、超声波(SW)、酒石酸(TA)、柠檬酸(CA)、草酸(OA)、磷酸(PA)、硝酸(NA)、硫酸(SA)、盐酸(HA)、氢氧化钾(PH)、氢氧化钠(SH)、过氧化氢(HP)、高锰酸钾(KP)和三氯化铁(FT)共15种改性方法对生物炭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端改性生物炭的p H为5.02-8.96,平均值为7.05,后端改性生物炭的p H为3.22-9.75,平均值为6.11,两种工艺条件下生物炭p H的变化趋势一致。以稻壳、稻壳生物炭作为改性材料时,酸改性和磁性改性均显著降低生物炭的p H,碱改性和高锰酸钾改性均提高生物炭的p H;以稻秆、稻秆生物炭作为改性材料时,各个改性处理均降低了生物炭的p H。稻秆生物炭的EC显著高于稻壳生物炭,除物理改性(紫外辐照、超声和微波)外的其他改性方法均显著降低了生物炭的电导率EC。碱改性会显著提高生物炭的C元素含量,显著降低H元素含量,其中前端改性稻壳生物炭的元素含量变化最大,其C元素含量可由49.31%提高到78.78%,H元素含量由34.64%降低到5.46%。2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改性剂类型(草酸、柠檬酸、酒石酸)、改性剂浓度(0.6 mol·L-1、1.0 mol·L-1、0.3 mol·L-1),改性时间(2 h、4 h、8 h)以及改性剂与生物炭的固液比(1:20、1:50、1:70)对生物炭理化性质和羧基接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改性生物炭p H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改性剂类型>改性固液比>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影响羧基含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改性时间>改性剂类型>改性剂浓度>改性固液比。在本试验条件下,制备羧基接枝生物炭的最优参数组合为0.3 mol·L-1的柠檬酸,以1:50的固液比改性4 h。羧基接枝生物炭的理化性质显著改变。其中,稻壳炭p H由7.84降低至3.32,稻秆炭p H由9.90降低至3.51,灰分含量降低10.62%-19.68%,固定碳含量增加1.54%-12.03%,酚羟基含量降低1.3%-80%,阳离子交换量(CEC)提高4.9%-31.84%,羧基含量提高42.6%-188.4%。3通过室内连续培养实验观察了生物炭与羧基接枝生物炭施入棕壤土和盐碱土后对土壤氨气排放、土壤p H、尿素分解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未改性生物炭时,棕壤土的氨挥发总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6.4%和33.5%,在盐碱土中则比对照降低了19.0%和16.5%。而在两种土壤中施入羧基接枝生物炭时,则均起到了抑制了氨挥发的作用。其中,施入羧基接枝稻壳生物炭和羧基接枝稻秆生物炭后,棕壤土中氨挥发总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了40.7%和39.0%,在盐碱土中则降低了34.1%和37.4%。不同于多数其他研究,本研究以抑制棕壤土和盐碱土氨挥发为目的,通过对改性途径中的多环节、全流程调控来定向制备p H低、羧基含量高的有效控制土壤氨挥发的羧基接枝生物炭,为建立棕壤土和盐碱土氨挥发消减技术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具生态效益的稻田管理措施,在北方稻田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探讨增温背景下秸秆还田对北方稻田水稻生长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揭示其变化规律及机理,可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生产及生态效益的影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东北地区种植较为广泛的水稻品种“北粳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设置对照(CK
学位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频繁而广泛发生的干旱事件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产生深远影响。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可作为衡量陆地生态系统固碳与耗水之间权衡关系的重要指标。深刻理解干旱对WUE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有利于预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特征。青藏高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干旱是影响青藏高原上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重要气象事件。因此,系统地阐明不同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干旱和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量级、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农业气象灾害事件显著增多。乌兹别克斯坦属于农业大国,地处中亚内陆,气候条件复杂,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全球增温的背景下,开展气象干旱和极端高温对中亚棉花产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APSIM-Cotton模型的发展历程及模型发展各阶段的优缺点,对比了模型在不同管理措施下应用的案例,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稻田作为农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在维持全球和区域生态系统碳平衡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ER)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重要环节,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然而,目前关于增温对稻田ER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在不同增温幅度条件下,ER的响应及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稻田ER及其组分对不同
学位
杂草稻虽然被认为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有害杂草,但其遗传变异丰富,有多种抗逆特性,是研究水稻驯化、环境适应以及品种改良的优良的遗传基础。在苗期阶段,杂草稻的外表与栽培稻的并无明显差异,但杂草稻却要比伴生栽培稻提前抽穗。在高纬度,温度低,日照时间长的东北地区,杂草稻仍然具有相较于栽培稻提前抽穗的生理特性。因此明确杂草稻提前抽穗的生理调控机制可为品种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调查杂籼重组自交系群体
学位
杂草稻是栽培稻田中的一类伴生杂草型水稻,具有较强的生态入侵性,它极大危害栽培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同时杂草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如耐低温、耐淹水、盐碱等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为栽培水稻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然而杂草稻的遗传本质与起源演化尚未明晰,学术界还存在很多争议。目前已经形成共识的观点是,杂草稻很可能经历多次起源,而且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杂草稻分散起源的情况。关于其演化,主要包括四种假说:(1)
学位
冠层导度(Canopy conductance,gc)可反映生态系统尺度上气孔的活动状态,其作为重要的生物因子,直接影响植物与大气间的碳水交换过程。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是水分循环的重要组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蒸散的变化规律及控制机制得到了广泛关注。冠层导度是影响蒸散的重要因子,因此深入细致的研究环境因子对冠层导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环境和生物因子对蒸散的影响机制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成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推动了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呼吸(ER)是生态系统通过自身代谢过程释放CO2的强度,是CO2排放的最大通量,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年生态系统呼吸(AER)是一年内ER的累积量,揭示全球ER的空间变异有助于ER的准确评估,服务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区域碳管理。通过收集整理全球涡度协方差方法的观测结果,本研究获得全球635个
学位
为解决辽中南稻区春季秸秆还田秸秆不易腐解问题,以盐丰4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和穗肥减量16 kg·hm-2(N1)、常量穗肥用量32 kg·hm-2(N2)两因素试验,研究秸秆秋季湿耙还田和不同穗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辽宁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如下:1.秸秆秋季湿耙还田处
学位
大气氮沉降增加和降水量减少的现象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如此的气候变化将导致土壤水、养分的改变。细根是植物对外界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器官,细根的生长特性会随着土壤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本研究基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大型长期控水施氮双因子试验平台,研究了阔叶红松林8种常见的木本植物细根的形态结构(长度、直径、分支强度、分支比),解剖结构(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导管数量、导管直径)和菌根侵染(侵染频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