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诊疗价值及其预后分析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neoplasms,r-NENs)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评估内镜在r-NENs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三家医院诊断和治疗的100例r-NE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术前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较,评估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诊断价值;通过随访明确患者的预后情况;统计分析与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对符合内镜治疗指征的94处r-NENs病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息肉摘除术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内镜黏膜下剥除术(ESD)组以及经肛门局部切除术(TALE)组,统计各组的手术近期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通过与TALE组相比较,分析内镜治疗的价值。
  结果:100例患者中,4人有多发病灶,共计105处r-NENs病灶。有95例患者完成了随访,其中7例预后不良,总体预后不良率为7.4%。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态(P=0.042)、肿瘤直径(P<0.001)、病理分级(P<0.001)、TNM分期(P<0.001)、表面特征(P<0.001)对r-NENs预后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肿瘤TNM分期(P=0.003)、婚姻状态(P=0.023)是r-NENs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超声预测r-NENs局灶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7.4%,CT及MRI预测r-NENs局灶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6.7%。
  94处r-NENs病灶具体分组为:息肉摘除术组24例,EMR组12例,ESD组39例,TALE组19例。经过统计分析,四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及远期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镜治疗的三组较TALE组住院时间更短(P=0.002),息肉摘除术组及EMR组的治疗费用较ESD组及TALE组更少(P<0.001),其中EMR组的治愈性切除率为75%,在四组中最高。
  结论:r-NENs整体呈良性趋势,其发病具有性别差异;在日常诊疗工作中,除了要关注r-NENs病灶的情况,还要格外关注患者的婚姻状态。内镜超声诊断r-NENs的敏感度较高,其预测局灶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优于CT和MRI。对比TALE,内镜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经济、有效、安全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模式,比较并分析低中度近视青少年在角膜塑形镜、框架眼镜及框架眼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三种不同的矫正方法治疗过程中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及变化。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共纳入8~15岁、基础屈光度-1.0D~-4.0D、未接受过其他近视治疗的青少年单纯近视性患者54例共104眼,其中角膜塑形镜组19人36眼,框架眼镜组20人38眼,框架眼镜研究联合低浓度阿托品组15人
会议
会议
期刊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NK细胞及其受体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择56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后是否发生aGVHD将患者分为aGVHD组(25例)和0-ⅠaGVHD组(3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计数检测NK细胞和活性,对比组间差异。分析不同NK细胞计数和活性aGVHD患者生存率的差异,ROC分析不同NK细胞计数和活性
期刊
目的:Boston命名测验(Boston naming test,BNT)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适用性。  方法:行择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年龄55~75岁,分别于术前1天与术后第7天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与中文版BNT-30评测
目的:构建基于肺癌自身抗体(AABs)联合影像组学的肺结节早期定性诊断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对提高肺癌早期定性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04月期间肺结节患者共155例。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者127例,良性者28例,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08)和验证集(n=47)。采用手动分割方法对肺结节CT扫描的肺窗影像进行分割,并从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
学位
会议
研究目的: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CRC的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排名第3和第2。尽管CRC的早期筛查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取得很大进步,但CRC死亡率仍较高。目前国际上CRC死亡率排名第4;而在中国,近30年来男性居民及高年龄组居民死亡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寻找新的CRC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探索CRC的潜在分子机制,迫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