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播学视野下的北散曲起源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传播学是文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在诗歌、词和小说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散曲的研究却不多。实际上,散曲的很多问题都值得从这个角度去探讨,本论文选择了北散曲的起源问题。从元代开始就不断有学者研究北散曲的起源问题,先后提出不少见解。每一派观点既有独到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让人难以取舍.需要寻找新的研究角度,拓宽研究的视野,所以本论文选择从文学传播学的视野来研究北散曲的起源问题。文学传播者、文学接受者,传播方式(包括传播媒介)、传播内容是文学传播学的中心因素。论文首先对北散曲的文体特点与前代文学的文体特点作一个比对,由此确定出宋金时代俗曲俚歌是北散曲的直接源头,然后运用文学传播学的理论来分析北散曲何以会脱胎于宋金时代的俗曲俚歌。论文的第一部分,讨论了北散曲的五个特点:北散曲的叙事性、“以俗为美”的语言风格、使用衬字、以俳谐为基调、结构。论文的第二分部,分析北散曲起源于宋金俗曲俚歌的原因,包括:北散曲的接受者分析(包括: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兴起;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变化;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北散曲的传播者分析(即:民间专业艺人);词的传播的影响;演唱传播方式的影响。文学传播活动有两极,文学接受者是其中的一极,他们所具有的特点对文学的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北散曲的兴起,首先就与接受者群体的变化有关;文学传播者是文学传播活动的另一极,是这一活动的发起人,是传播文学文本的发出者,不仅决定了文学传播活动的存在和发展,也决定着文学文本的质量和数量,以及文学文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北散曲继词之后兴起,词的传播对北散曲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北散曲文体特点的形成不仅与接受者和传播者有关,还与其传播方式有关。至于北散曲传播媒介,放在“民间专业艺人大量出现的影响”这个部分讨论,这样安排是出于对散曲传播媒介特点的考虑。
其他文献
汪中是清乾隆一代杰出的学者,扬州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轻于仕途,致于学术,是近代少有既富有学识又有文采的作家。他出身贫苦,年少时自励于学,博览群书。所作骈文,在清代被誉
本文讲述了引线框架的主要特性以及引线框架对封装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股涌向日本的留学潮,留学生们先是由朝廷组织前往日本,后又陆续自发的到日本留学。由留日学生向恺然撰写的《留东外史》便是一本讲述民国初期
<正>导航与定位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变化,国外导航与定位技术在最近10年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天的军
本文以废名的杜诗研究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力图探索废名杜诗研究的价值和特色,并希望能成为废名诗论研究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废名的杜诗研究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杜
乾嘉时期,诗歌流派林立、诗人辈出,王又曾是其中诗歌成就较高的诗人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较单薄的背景上,将王又曾其人、其诗置于清代整个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以及乾嘉时期
目的 :评估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达标是否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病人临床结局产生有利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至2017年间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SAP病人共61例,为发病72 h内住院。
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湿地里的气体,它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沼气变压吸附提纯技术的工艺过程进行研究,为沼气分离提纯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
阶层是人们主观建构的、想象的共同体,个人阶层归属和地位的主观认定是社会阶层研究得以操作化的重要基础.个人地位的主观认定为我们研究阶层地位及其排序提供了重要路径,也
本论文分四章。第一章对《乐府红珊》前人的研究成果作简要介绍,第二章着重对该选本分类编选思想做探讨,第三章论述其所选折子戏与原作的关系,第四章论述选本所选折子戏演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