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与解构 ——论《恋人絮语》的写作风格与文本内涵

来源 :南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兰·巴特是现代文学及文化理论的关键人物之一,《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以下简称《恋人絮语》)被视作罗兰·巴特最受欢迎、最被广泛阅读的文本之一,是罗兰·巴特从批评家身份到作家身份转换的标志。但读者对《恋人絮语》的浅表阅读却导致了文本解构内涵被遮蔽。因此,全文以《恋人絮语》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细读、解构主义与叙事学等方法,围绕“颠覆”与“解构”两个关键词剖析《恋人絮语》的写作风格与文本内涵,并探讨这种写作方式的意义与局限。具体来说,全文分为四大章节:第一章概述《恋人絮语》的写作背景及基本体例。第一节介绍了《恋人絮语》的写作背景。从客观上看,二十世纪中后期法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简况,以及在这种背景下罗兰·巴特形成的零度写作理论、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理论、解构主义的文本和阅读理论,为《恋人絮语》奠定了时代与理论基础。从主观上看,罗兰·巴特的经历与性格、写作欲望的触发与对读者情况的考虑等因素催生了《恋人絮语》。第二节以书中的部分内容为例证,梳理了作品杂乱却有序可循的体例,旨在引导读者更清晰地进入并享受书中设置的“迷宫”。第二章剖析《恋人絮语》外在写作风格的颠覆性。罗兰·巴特从形象特征、言语特点和结构特色三个方面颠覆了以往的写作常规:构建疯狂与理性兼具的边缘主体形象,颠覆统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借助零度絮语、含混悖论等言语技巧延迟单一、固定的符号所指;采用片段化情境与辞典式序列颠覆完整、有序的结构安排,这些共同构成了《恋人絮语》的颠覆性写作风格。第三章揭示《恋人絮语》内在文本意涵的解构性。首先,《恋人絮语》通过能指的游戏解构了传统写作观中“语言符号”“作品”“文本”三个层次的既定意义;其次,书中通过“互文性文本”和“零度叙事”消解了作者中心观念,通过将解构性阅读视为对结构性阅读的反叛、将文本视为“可写性文本”倡导了解构性的阅读方法;最后,《恋人絮语》曲折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遮蔽与压迫,表达了对资产阶级文化的解构和批判。第四章探究了《恋人絮语》写作方法的意义与局限性。第一节明确了外在的“颠覆性写作风格”与内在的“解构性文本内涵”的对立统一关系,并阐述了用“颠覆性写作风格”承载“解构性文本内涵”写法的积极意义:既论证了罗兰·巴特颠覆常规的性格,也贯彻了他一直秉承的、用动荡的否定和深刻的怀疑视角观察资产阶级文化的理论主张,同时这种写法也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先锋派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第二节叙述了这种写法在反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压迫方面曲折隐晦、不彻底等局限。总之,《恋人絮语》作为罗兰·巴特理论的一次文本实践,值得在写作风格和文本内涵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在吸收和运用这种思考和写作方法之时也要关注到这种写法的意义与局限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为我所用,避免水土不服。
其他文献
学位
2010年教育部颁布《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音乐活动作为艺术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幼儿感受,表现,创造美的重要方式。但音乐不是直接作用于幼儿,而是间接得通过通感作用于幼儿。基于艺术通感理论的幼儿音乐活动中,幼儿的各个感官的互通使其音乐能力,即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创造和理解的能力得以充分提升。为了提升幼儿音乐活动的质量,研究以艺术通感理论为
课堂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课堂管理的理论体系比较丰富与全面,但宏观的课堂管理理论并不一定适合具体的学科课程,地理课程具其独特自身的特点,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探析更加适用农村初中地理课堂的管理策略。本论文立足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地理课程特点,从地理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查阅学习整理课堂管理的相关内容,并结合自己教学经
数字货币概念范畴的清晰界定是理论分析的前提。数字货币和货币数字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货币特指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数字货币系统构想起源于电子货币安全、高效、匿名转移支付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去中心化的价值转移支付系统即比特币系统诞生,标志着数字货币走向成熟。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自身系统内生的工作量证明,其数量由系统规则自身决定,不受外在经济关系影响。因此,数字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而是
学位
目的:采用位点特异性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建立新型示踪MHC-I类分子的方法,并比较不同标签在体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中示踪MHC-I类分子的优缺点。方法:(1)构建H-2Kb-EGFPTCtag和H-2Kb-TCtag真核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293FT细胞制备病毒H-2Kb-EGFPTCtag和H-2Kb-TCtag,将病毒分别感染体细胞293FT和树突状细胞系DC2.4细胞后,分别采用染料ReAsH和F
目的:抑郁症因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且易复发,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抗抑郁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弊端,而运动疗法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抗抑郁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往研究抑郁的重点集中在大脑海马、前额叶皮质以及下丘脑等部位,而小脑作为中枢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否也与抑郁发病机制有关,报道尚少。本研究即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抑郁模型(CUMS)进行大鼠抑郁造模,以探讨在抑郁造模过程中进行有氧运动或抑郁造
词汇教学是学生掌握英语的重要途经,而懂得英语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则是学生正确得体使用一门语言的关键。201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文化意识在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而词汇作为文化的载体,英语词汇教学的成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而恰如其分的英语词汇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当前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为探讨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导
目的:1,以MUC4亲和多肽ZP-16为模板,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核素和荧光两种显像功能的双标多肽分子影像探针。2,将双标多肽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标记,对多肽的亲和功能进行鉴定。方法:1,双标多肽的合成:将多肽ZP-16叠氮化修饰,再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载有荧光(罗丹明)和核素(131I)标记物的双标多肽。2,双标多肽的验证:将反应后的产物纯化收集,并进行γ计数、紫外吸收读数和LCMS检测。3,实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方式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引发我们的思考,尤其是语法的教学方式。而语法怎么教、怎么学一直是教育界各位专家所争论的问题。形式聚焦教学首次由Long在1991年提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其逐渐变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至今为止,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形式聚焦教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来证明形式聚焦教学对于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但是大都侧重语言形式聚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