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灾害救助的供需分析——以青海玉树地震为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救助是一项基本的和必要的社会保障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安抚工作,它是社会成员保障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地震救助是社会救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目前而言,地震救助制度正一步一步趋于完善,但距离建立一个真正科学完善的地震救助体系尚存在一段距离。随着世界各国在文化、经济、学术等领域的不断交流和融合,国内外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我国原有的地震救助体系不能满足当前国内的地震救助需求。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更是不断考验着我国的地震救助体系,在地震的轮番侵袭下,我国的地震救助体系的缺陷与不科学性逐一暴露,这也给我国敲响了完善地震救助体系的警钟。就民生来说,建立一个牢固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环境稳定的必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因此,经过比较后,决定以青海玉树地震作为背景,通过实例研究、相关数据分析和表格分析的方法把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成:中国地震救助的发展、中国地震救助现状的分析、玉树地震后的需求及供给分析、日本地震救助的经验借鉴、解决灾害救助供需矛盾的对策研究这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文章以中国古代到现代对地震灾害救助的相关制度、法规的更替为线索,引出地震救助中供需现状及种种问题,再分别以玉树地震后灾民的需求视角和救助单位的供给视角对玉树地震后的地震救助中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进行剖析阐述。在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得出导致灾后救助供需矛盾存在的原因,主要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救助体制的不完善;2、救助供给模式的单一化导致灾后供给总落后于需求的变化;3、缺少救助必备的硬件设备及相关专业救助人员;4、我国救助部门职能过于分散以至于救助中因为人为原因影响救助进度;5、救助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且利用不够合理;6、民众自身的防灾救灾意识不强,灾害知识极度欠缺。同时,通过对我国群众发放有关地震灾害救助的调查问卷,将问卷中大众统一反映出的问题,在论文中加以提出和论证,然后再结合我国地震的实地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通过前三章,按照从理论到案例,从整体到具体的思路,对我国灾后供需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想要进一步完善地震救助体系必须要做到的几点,而加强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普及建设国家级物资储备站、充分发挥民间救助力量和培养专业灾害救助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本文的最后一章通过借鉴日本在地震防灾、抗灾、就灾等先进经验,从中结合我国实情,给出了一些我国完善地震救助工作的对策:1、建立健全地震救助的法律体系;2、明确职责,完善地震救助的组织架构;3、优化多元主体的供给;4、合理安排地震救助资金的投入和监管;5、积极引入地震保险制度;6、加强防灾意识的教育和专业人员救助培训;7、合理利用新闻媒体和宗教信仰等媒介。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产生了“失地农民”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失地农民是典型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无士地、无就业、无生存技能、无社会保障”的生活困难人群,自身身份也往往介于居民和农民之间,因而也常被称作失地人员或被征地人员。随着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各级政府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然而在实践中,
学位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