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冻胀机理及冻胀控制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h__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铁路形式,具有安全、快速、舒适、环保等优点,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一种交通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经济及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季冻区建设的高速铁路也越来越多。在我国西北的陇东地区,由于总体气候较为干旱,铁路防排水等方面的构造措施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较为简单。但由于近年来西北地区雨雪相对增多,冬季又非常寒冷,导致大气降水(雨水及雪水)易渗入铁路路基内造成路基冻胀、轨面不平顺等问题,给铁路的安全运营及管理养护带来诸多麻烦,不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列车的运营质量,而且大大增加了铁路的管理与养护成本。本文以银西高速铁路为背景,首先对冻胀严重区段的上下行K298+700~K299+140路段开展冻害现场踏勘及路基冻胀监测,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探究了该区段填料的冻胀特性及其冻胀机理,探明了引起路基冻胀的重要因素及导致轨面不平顺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用理论数学计算模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标准路基断面在受水分-温度-应力耦合场作用下的变形特征,进而对路基在运营期内的长期变形进行了预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车辆-轨道-路基振动系统耦合模型,研究了路基冻胀变形条件下系统的动力学效应,研究结果能为季冻区高速铁路建设发展及安全运营提供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调查了冻胀区段路基所处地理环境,分析了路基冻害的影响因素并对路基及构筑进行了变形监测。针对冻胀区段路基的地理气象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银西高速铁路工程特点,从填料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两方面出发探讨了路基冻害因素;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对导致区段内路基及构筑物展开冻胀变形监测,初步了解了路基的冻胀变形规律,统计并分析了各时段内路基及构筑物的冻胀量及冻胀范围。(2)揭示了严寒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粗粒土填料的冻胀特性及其冻胀机理。依据现场踏勘分析结果,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探究了粗粒土填料的温度变化特性及水分迁移规律,分析了粗粒土填料的冻胀因素并对冻胀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探讨。得出细粒土含量对粗粒土的冻胀敏感程度大于水含量对粗粒土的冻胀敏感程度,水含量对粗粒土的冻胀影响依赖于细粒土含量。(3)探明了冻胀区段典型路基断面的冻胀变形规律,并对路基的长期变形进行了预测。结合该路段气象资料和现场踏勘相关数据,合理确定了路基的两类边界条件并建立了路基受水-热-力耦合作用的二维平面数值模型,分析了路基的冻胀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对路基在20年运营期内的变形进行了预测,得出路基中心沉降值与路基高度、路基宽度及年平均地温有着密切关联。(4)探究了车辆-轨道-路基振动系统耦合模型在路基冻胀变形条件下系统的动力学效应。结合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考虑了车体的二系悬挂、浮沉与点头及车轮的浮沉振动特性,建立了简化后的动力学模型,分别从轨道系统与车辆系统两方面展开,分析了在路基冻胀作用下轨道动力响应的频域特性、路基冻胀作用下轨道各部件刚度对轨道振动的影响及路基冻胀变形下车辆系统的动力学响应。(5)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冻害防治补强措施。围绕影响路基冻胀的关键因素,借鉴目前应用于季冻区铁路路基冻胀防治的一系列措施,结合冻胀区段环境特点、路基冻害程度及路基形式,提出了用于整治路基基床表层冻胀变形的措施。
其他文献
《孟子》有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营造法式》亦载:“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斗栱正如建筑的规矩制度,成就了建筑的方圆之美。斗栱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形制、等级、尺度、规模、大小等,并蕴含着深厚的营造技术及匠作思维。兰州地区的斗栱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然而,随着地方传统建筑的骤减,大量地方传统木作营造技艺
学位
宗祠建筑作为乡土社会祭祀活动的载体,与地域物质建成环境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顺应-协同”的稳定关系。兰州地区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与多元的人文因素持续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宗祠建筑是这种文化体系的物化映射,尤其体现在自然环境、礼制观念、信仰文化以及移民文化上。兰州地区现在仍然遗存较多且类型丰富的传统宗祠建筑,但伴随着乡村聚落的衰落,传统宗祠建筑及其所处环境也逐渐消失殆尽,因此,无论是宗祠建筑本体的文
学位
乘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这两趟高速列车的春风,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兴建铁路、高速公路、矿山、水库,这些工程的出现必不可少会遇到大量黄土边坡,尤其是黄土高边坡,加之黄土高原地处6条地震带之上,地震作用下边坡潜在滑动体的安全问题和动力响应规律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然而,目前有关多级黄土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滑动体永久位移理论计算研究和坡体动力响应分析研究相对较少,致使多级黄土边坡的抗震设
学位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出现越来越多“填沟造地”工程,其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失稳问题愈发突出,消除场地土的湿陷性,提高填方场地地基承载能力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灰土挤密桩法可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且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中,本文以兰州市青白石片区填方场地为背景,拟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对其进行地基处理,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挤密
学位
技术转移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主力军。通过分析Yet2、InnoCentive和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等美国典型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行机制和建设成效,总结了美国典型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特点,进而提出了对广东省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运营工作的建议:应加快搭建网络技术交易平台,探索建立科研众包激励模式以构筑技术协助机制,并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智识解
期刊
在国家发展开放式教育理念与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双重背景下,对教育建筑的办学空间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开始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包括为中小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外部空间环境等。但是一方面,我国校园建设普遍呈现高密度发展趋势,建筑基地的场内微气候随着建筑密度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对外部空间环境的舒适度形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大气污染导致“城市热岛”现象严重影响室外环境的质量,且陇东地
学位
混凝土材料的颗粒堆积密实度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有着重要影响。利用Fuller曲线及Dinger-Funk紧密堆积理论对超高强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了紧密堆积状态下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探讨了不同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密度、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Fuller曲线进行胶凝材料级配优化设计可以降低硅酸盐水泥用量,所设计的混凝土最佳配合比为:P·O 52.5级水泥用量为360 kg/m~3,矿物掺合
期刊
<正>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很高,据报道,10%~10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营养不良[1]。研究表明,营养不良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及预后密切相关[2]。营养不良增加肝硬化患者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营养干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3]。
期刊
我国土遗址的历史进程上可追溯到石器时期,下至近代。土遗址主要是指采用土建造的城墙、古城和烽燧等。相对于我国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而言,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点使得大量的土遗址得以保存,但长久以来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使得土遗址载体的区域性病害和遗址本体的病害不断快速扩大,令土遗址整体保存状态较差。尤其是掏蚀、坍塌、裂隙、片状剥蚀、冲沟等病害严重,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掏蚀病害。基于此,依托临潭县
学位
块石作为一种大粒径-高孔隙的多孔介质,因其可通过调节内部冷暖季节对流方式实现多年冻土地基降温,而被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工程来减弱气候变暖及工程扰动对多年冻土地基的影响。因此,精准描述块石结构路基换热机理并模拟其长期热防护效应十分重要。传统块石气冷路基模型假设块石多孔结构内部呈现固体与临近流体温度时时相等的局部热平衡(LTE)状态且未直接考虑太阳辐射作用的影响。本文将引入多孔介质局部非热平衡(LTN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