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时域反射技术研究硝态氮的迁移规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oming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淋火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为了得到更详尽的硝态氮在各因素影响下的淋失机理,需要一种对土壤破坏程度低,具有高度时空性的测定技术。本研究中以原状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域反射技术随时测定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特点结合多孔陶瓷杯抽滤技术,研究在不同灌水、施肥和温度下硝态氮的变化。研究表明,利用时域反射技术得到的土壤溶液电导率计算的硝态氮浓度随溶液电导率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水分是制约硝态氮淋火的重要因子,硝态氮的动态变化曲线和含水量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但硝态氮曲线的峰值有一定的滞后性。灌水1.5小时15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变化迅速,30、45cm变化时间相对延长。45mm灌水与30mm灌水相比15cm硝态氮含量明显降低,而30、45cm土层含量相对增加,施肥量、温度越高土壤各层中硝态氮含量越高。各层中土壤含水量30mm灌水处理30cm>45cm>15cm,45mm灌水处理45cm>30cm>15cm;硝态氮在各层中的分布因灌水、施肥和温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土壤含水量高的情况下,二次淋溶45cm土层硝态氮含量最高,上层硝态氮几乎完全淋失。土壤中人孔隙的存在可使硝态氮在灌水后的很短时间内随水分以优势流的方式到达下层土壤。 本文利用时域反射技术实现了对土壤含水量和硝态氮的随时动态监测,为硝态氮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同时揭示了各因素影响下硝态氮的淋失机理,为实践中减少硝态氮淋失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土壤中的钾是植物生长所需钾素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这对土壤钾素的可持续利用,甚至是土壤、耕地、土地的持续利用和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人工种草是草地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建设,而草地施肥又是提高草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国外对牧草施肥很重视,很普遍。美国人工草场的施肥量仅次于玉米、居第二位;新西兰对
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模型,以五小川、东固陂和坑内小流域治理前后的效益对比为例,根据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关联系数及系统全过程的关联
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实现中央台节目的整体优化同向荣199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
法官在行政诉讼中对法律进行解释是常态.实践表明,这种法律解释的逻辑、解释的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本文旨在阐述审判实务中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困境,并提供几种可供
法治建设作为一项宏大的工程,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参与.作为民主制的产物,律师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发展程度,更代表着一个社会的
2007年3月19日通过的中国,是我国法律史上的里程碑,它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大胆采用了一直以来广为争议的区分原则,弥补了立法上的不足,也满足了现实交易的需要,使我
该文采用IKONOS遥感影像图分类生成所需的土地利用信息.采用DGPS实际测量地面控制点用以校正和配准遥感影像,并为遥感影像的分类提供训练样区信息.该文的工作表明不同的模型
该项目分三部分试验完成,第一部分是采用盆栽试验和野外调查试验,研究腐殖酸结合汞的物有效性规律及影响植物有效性的土壤性质.第二部分是通过腐殖酸对吸附-解吸试验,探明腐
民法典的制定历来是我国当前立法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定怎么样的民法典,如何使其既符合我国历史传统和特殊的国情,又突显出中国的特色和民族精神,同时符合国际民法发展的潮流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