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家观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关于国家有关问题的理论和概念,国家学说的产生和构建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及阶级背景。马克思之国家学说的提出亦是对当时经历三大工人运动后,整个欧洲社会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和激烈矛盾的现实性而做出的理论回答。我国是以马克思相关理论作为官方意识形态而立国的国家,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对现实做出理论回答的科学体系,其内涵和外延必须要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而调整。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生产力垂直拉升与中国具体国情要求的今天,我们必须对马克思国家学说做出符合现实需求的调适。要调适马克思国家理论必须对其国家理论进行回溯,本文要通过对马克思国家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探寻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论背景,从马克思诸多文献中剥离出国家学说的全貌,结合中西文化异质性与具体国情对今时代的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内涵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解读和运用。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本部分综述该课题的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意义和价值,以及本研究所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之前西方思想史上的国家理论概览。对马克思之前主要的西方国家理论进行一个概括性的梳理,起止历史区间为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重点指陈古希腊雅典和德国古典哲学,因为这两个时代是西方智慧发展的两座高峰。以信仰为核心的中世纪的零星国家理论,本研究不予太多关注。即本部分主要阐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基本内容包括其理论的形成背景、核心观念、前后的承袭与发展。第三部分对马克思的国家理论进行详细的论述,本文对第三部分又具体分成四个方面:(一)马克思国家学说的时代背景。具体包括理论背景、社会时代背景等方面。理论背景重点包括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阿奎那、博丹、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国家学说思路,时代背景则阐释其处于后维多利亚时期的情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从而对马克思国家学说产生的原因进行情景还原。(二)马克思对前人国家学说的批判与继承。具体涉及如下内容:作为现实和实践的“人”、异化劳动带来的私有财产、利益体系的市民社会、阶级斗争的国家构成、自由人联合体之新社会这四个方面上对前人国家学说的批判与继承。(三)比对西方思想史上国家学说中有关国家起源和国家性质的理论,进而在逻辑发展上把握马克思国家学说之国家起源与国家性质的相关论述与观点。(四)阐发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想目标——国家最终消亡与建立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新社会——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第四部分从中国特色与世界历史的视角对马克思国家学说中国化的困境、出路与价值进行理论建构。具体研究路径如下: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质性角度讨论困境,结合中国传统与现状,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解决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现实性调适等问题。
其他文献
【正】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上半年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建议,请予
【正】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一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代表书面意见的规定》已由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12年7月27
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体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税收政策工具的调节功能。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为了提高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客观性,提出了改进的灰色关联法。改进的灰色关联模型以加权灰色关联度和均衡度合成的均衡接近度作为评价准则,既避免了关联度由少数几个较大的关
根据包兰线铁路隧道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初步设计探讨隧道洞门的选型和设计。同时介绍了斜切式洞门及传统式洞门的应用情况,并讨论隧道洞门的景观设计。
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事关政府增收与居民减负之间的矛盾。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分为现实收入能力和潜在收入能力两个层面。中国个人所得税现实收入能力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潜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渐活跃并成熟,市场中金融资产的总量上涨,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和普通大众的影响都在增
【正】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对市人民政府提请审议的《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了审议。常
本文通过对甘肃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制约甘肃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因素,并进一步探索出甘肃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甘肃应通过进一步完善行政干预制度、健全碳排放法律制度,
【正】(2013年2月2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应勇院长所作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