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工作便就此展开,我国扶贫经历了从最初的输血救济式到大规模开发式再到攻坚决战式的跨越。随着扶贫攻坚战的展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11月29日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随着“扶贫”战略的深化,产业扶贫作为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要脱贫模式之一,已成为脱贫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必由之路。当前,虽然我国的扶贫事业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但至2017年底仍有3046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对我国农村产业扶贫的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某市Z镇为研究对象,对Z镇总体概况和产业扶贫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剖析了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扶贫的路径选择。本文包含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农村产业扶贫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一方面对贫困、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另一方面对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习近平反贫困理论等理论基础的系统学习,旨在为农村产业扶贫提供逻辑前提和学理依据。第三部分主要对Z镇的概况和产业扶贫现状进行梳理,包括Z镇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状况,贫困对象、贫困措施、扶贫效果概况;同时对产业扶贫的背景、政策、模式、项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下文总结Z镇产业扶贫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本研究奠定了基调。第四部分主要是Z镇产业扶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阐述了Z镇在自我发展、企业帮扶、政府帮扶方面遭遇的问题,并从这几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进而为农村产业扶贫工作的完善提供夯实的基础。第五部分尝试性的阐述了解决Z镇农村产业扶贫问题的相关路径,得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以便为现阶段农村产业扶贫开展找到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