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7年塞尔兹尼克(P. Selznick)引入“独特竞争力”(distinc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构成现代战略的雏形以来,战略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然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商业界,对战略管理的本质并没有达成共识,从而形成了战略管理的“理论丛林”。蒙哥马利(C.A. Montgomery)认为:战略管理研究中的最大障碍不是分析性的,而是哲学性的。鲁梅尔特也认为“战略管理研究还没有从其哲学的根基上成长起来”。建立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战略管理学,必然会经历一个持久而又艰难的吸纳、融合、创新的成长过程。但是,无论这一过程如何艰辛,战略管理若要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就必然要形成自己的哲学基础,这里就包含其理论的逻辑体系框架。基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对战略管理理论从其核心逻辑的视角进行分析已成为必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与梳理,利用逻辑演绎和推理的方法,基于哲学、逻辑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内容,尝试就现有的战略管理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综合,并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战略思维模式。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在于:1.构建了战略管理理论的逻辑形式模型本研究在综合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战略管理理论的逻辑形式模型。这一模型基于理论构建中对“命题与假设”及“理论情境”的两个维度,以清楚阐明命题、假设、情境的逻辑关系为目标。2.建立了一种基于战略管理理论逻辑形式的划分战略管理理论流派的框架学者们基于其研究的需要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划分已提出了不同的视角。本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希望从战略逻辑研究的目的出发,基于战略逻辑形式的两个基本维度——环境假设与决策假设——建立一种新的划分战略管理流派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就战略逻辑形式的基本维度对战略管理理论的逻辑内容进行分析。3.构建了一种新的综合的战略思维模式在以上逻辑形式的框架下,综合已有战略管理理论的逻辑内容,构建了一个综合的战略模式。这一战略模式基于基本的逻辑形式,从战略管理研究的根本点——企业的基本目标(利润与成长)——出发,提炼基本的战略思维要素,形成综合的战略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