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始社会至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从萌芽到形成的时期。本文致力于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科技伦理演进的历史轨迹。全文由两大部分组成,共五章外加绪论。第一部分由第一章组成,研究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起源。第二部分由二、三、四、五章组成,探讨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形成,其中第二章从宏观上探讨中国古代科技伦理形成的条件和标志;三、四、五章从微观上探讨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的某些分支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内容。下面简要介绍各章的主要内容。绪论阐述中国古代科技伦理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学术回顾与评析、思路与特色。第一章研究我国原始宗教文化中的科技伦理萌芽。论文简要介绍原始社会中科技与宗教的产生与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原始宗教禁忌、生产祭祀礼等人类最早的行为规范在人类探索和改造自然中的规范功能及形成的原因,分析这些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异同及向科技伦理规范转化的趋势。论文还运用社会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的理论研究远古神话,认为远古神话折射出原始先民在探索和改造自然中形成了某些道德品格和精神特质,指出它们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一切科技道德的原发点。第二章研究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形成。论文具体分析了古代科技伦理形成的历史条件,如先秦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探索、改造自然的行为规范能够建立在对因果律理性把握的基础上;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活形成;伦理思想的成熟使思想家能够运用伦理理论研究科技领域中的伦理问题。论文认为一般道德原则在科技伦理领域中的运用、科技伦理范畴的提出与科技人员的科技道德品格的形成是科技伦理形成的显著标志。第三章研究农耕文化时间观的形成及其农业科技伦理意蕴。论文探讨了农耕文化时间观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指出农耕文化时间观具有客观性、人文性、经验性和宗教性四大特征,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出农耕文化时间观是农业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而建立起来的,它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规范功能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论文探讨了阴阳五行学说与农耕文化时间观的渊源关系及其对它的伦理提升,指出在阴阳五行理论的浸润下,农耕文化时间观不仅上升到天人关系的境界,而且升华为具有伦理意味的理论形态。四时被赋予道德属性,物候、气象、星象的位置成为时间道德的体现,依时而作的生产行为规范有了道德依据,刑德互用的政治模式有了伦理价值基础。论文还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农耕文化时间观对农业生产活动的道德规范功能,指出这一功能主要表现在“无夺农时”、“敬时爱日”和“以时禁发”三个方面,并具体分析了农耕文化时间观的道德规范如何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第四章研究古代技术伦理形成的原因、道德规范及价值观。论文指出调整技术主体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的需要、伦理文化对技术领域的渗透与对技术社会问题的反思是技术伦理形成的三个原因。论文从实践层面探讨“功致为上”和“毋作淫巧”这两条先秦时期的制度性伦理规范及确保其实效性的重要机制。论文还从观念层面探讨先秦思想家的技术价值观。先秦儒家主张“以礼制器”的技术价值观,发挥器物道德教化、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功能;墨家主张“兴天下之利”的技术价值观,认为技术发展应以“足以奉给民用,则止”为原则,反对将技术引导到追求“文采刻镂”的方向;道家主张“道进乎技”的技术价值观,对“心为物役”、“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等“道之不载”的现象充满着忧患意识,追求“道技合一”的理想境界。第五章研究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与主要内容。论文认为先秦时期人们能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视角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生态伦理理性已经兴起。论文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技术发展模式、社会模式四个方面归纳先秦思想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将先秦可持续发展观概括为“时养”和“时禁”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并揭示“黜奢崇俭”的生态消费伦理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