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从上世纪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宝莲灯》算起,中国动画电影的产业化发展至今已历十五年,然而真正发力则是在2004年以后,以党中央及相关部委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为标志,中国动画电影借力于经济转型背景下文化产业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内地电影市场本身的井喷式勃兴,开始逐步摆脱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弊端,走上了一条产量由少到多、技术由粗到细、市场由弱渐强的发展道路。从2004年开始,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表现相当活跃,不论是上映数量、排片量、票房成绩,还是电影题材的多样化、动画制作的技术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国产动画电影逐渐成长为我国电影产业中的重要一员,同时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产业狂欢之下,冷静下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动画电影市场在电影内容形式、动画品牌发展、市场宣传发行、制作技术掌握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伴随市场发展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只有重视它们,才能助力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反映我国动画扶持政策推出十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本文以笔者毕业设计作品《2004-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为基础,通过对2004-2014十年间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展开全面系统调研,运用真实的市场数据,结合笔者在动漫业内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数量、票房成绩表现、电影类型与题材、上映档期与宣传、品牌发展与衍生以及制作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表现,明确指出现阶段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看似繁荣背后所隐藏的危机;并在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此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参考。本文运用较为全面和完整的产业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文与其他采用纯文字形式进行动画电影市场描述性研究的论文的最大区别;而结合最新的产业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是本文对致力于同一领域研究的理论成果在即时性方面的更新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