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闲置宅基地形成机理与再利用模式研究——以榆中县为例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宅基地闲置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成为各地乡村振兴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农村宅基地闲置现状及其特征,探究闲置驱动因素对于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再利用和优化农村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榆中县为研究区,从村和农户两个层面调查了宅基地闲置的规模和分布规律,对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概括提炼了农村宅基地的闲置特征,并对农村闲置宅基地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揭示了宅基地闲置的驱动因素,从理论层面解释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形成的原因并揭示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内在机理。在借鉴国内闲置宅基地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闲置宅基地特征提出了闲置宅基地治理和再利用模式。得出以下结果:(1)村级层面,榆中县农村宅基地闲置率集中分布在0-20%之间,全县农村宅基地的平均闲置率为19.7%,闲置程度为I级的村庄所占比例最大,为37.31%,闲置程度为Ⅳ级的村庄所占比例最小,为10.07%。农户层面,榆中县农村宅基地的平均闲置率为38.51%。农村闲置宅基地在空间上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北部地区的农村宅基地的闲置率最高,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较差,且宅基地闲置类型以主动闲置为主。中部平原地区以及南部区域农村宅基地的闲置率较低,主要原因是耕地质量和产业基础较好,且宅基地闲置类型以被动闲置为主。(2)村级层面农村宅基地的闲置特征为:远郊区、山区宅基地闲置率高于近郊区和川区;耕地资源禀赋较好的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更低;教育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大的村庄宅基地的闲置率更低。而闲置宅基地农户特征为:人口规模为4人左右的家庭宅基地的闲置率最大;家庭成员中有已婚子女与有适龄儿童的家庭宅基地闲置的可能性更大;户主年龄为51—60岁的农户宅基地的闲置最高;农户或家庭成员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其所在的宅基地闲置的可能性更大;户主及其家庭成员有一技之长或从事稳定性职业的家庭宅基地的闲置率更高。(3)宏观层面,北部区域闲置宅基地受距县城中心距离、距学校距离以及地形的影响程度较大,中部和南部区域闲置宅基地受到耕地质量和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较大。微观层面,闲置宅基地受到产业基础的影响程度最大,户主年龄的影响程度最小。外出意愿和人均年收入影响不显著。其中职业类型、适婚子女数量、户主年龄、适龄儿童数量、耕地类型和受教育程度与农村闲置宅基地呈现显著正相关,家庭总人口数量、务农人口数量和产业基础与农村闲置宅基地呈现显著负相关。(4)借鉴国内其他地区闲置宅基地治理和再利用模式,结合研究区闲置特征、闲置类型和闲置驱动因素,提出宅基地“异地搬迁+有偿退出‖模式和农村闲置宅基地多元共治模式,为研究区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提供依据。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宅基地闲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受到地形、降水等自然条件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区位条件、经济驱动因素和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宅基地的闲置。同时,家庭结构小型化以及家庭结构分工加速了宅基地闲置。因此,闲置宅基的治理与再利用应根据不同闲置类型区别对待。
其他文献
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植物叶性状对其的响应较为敏锐。基于性状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在群落构建理论中应用广泛,其认为环境因子对植物功能性状的选择作用有着一定的效应。本文以摩天岭东南段为研究区,选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叶性状: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的碳含量(LCC)、氮含量(LNC)、磷含量(LPC),分析了摩天岭东南段不同空间尺度下植物群落叶性状的变异及叶功能性状间关系随环境梯
学位
<正> 《中国针灸》于1981年创刊,到现在已是五周年了。五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下,在各位作者及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到现在已发展到每期发行50,000余册,在国外的发行量中,居全国医学专业期刊的第二位;为提高我国针灸学术水平,为我国针灸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为国内外针灸学术的交
期刊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林业生产、环境生态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粮食生产。而黄土高原区的春小麦作为雨养旱作农业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球气候变化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地区春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和产量。植株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其对水肥较为敏感,因此叶片是表现植株对环境适应能力重要的指标,叶干重和叶面积指数的实时动态监测对小麦生长诊断和管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
期刊
农业活动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致使全球性气候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剧,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增产减排型作物管理技术建立亟需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碳足迹”理论,以绿洲灌区玉米、豌豆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生命周期(Life Cycle Assessment)视角解析农田系统碳排动态,探讨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措施和免耕)和种植密度(低、中、高玉米种植密度)对种植模式(单作和间作)农田系统碳足迹的影响,
学位
~~
期刊
为寻找对豌豆蚜有较好生物防治效果的真菌菌株,利用从死亡的虫体上分离到的几种真菌,通过回接试验,发现GSAU1604菌株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对GSAU1604菌株的进一步试验,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GSAU1604株系的鉴定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方法综合鉴定,确定了GSAU1604菌株为长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longisporum)。2.GSAU1604对豌豆蚜的致病力对红、
学位
蔗糖非酵解相关蛋白激酶家族2(Sucrose Non-Fermenting Related protein Kinases 2,SnRK2)是植物特有的亚家族,也是ABA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功能建造,与植物逆境胁迫密切相关。目前,SnRK2基因家族已在多种植物中系统研究,但是马铃薯中StSnRK2.1和StSnRK2.7基因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
学位
<正>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各位同志:我受第一届委员会的委托现在将五年来的工作向大会汇报如下:一、五年来的主要工作(一)组织建设:随着中国针灸学会的建立,全国除西藏外,相继在省、市、自治区中医学会下,建立了针灸分会,东北三省建立了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有不少省、市,还在省辖
期刊
<正> 在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时期,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在全国大好形势推动下,我国针灸学术刊物《中国针灸》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国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的广大针灸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印刷、出版与发行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借《中国针灸》创刊发行之际,我首先向曾经关怀和支持本刊工作的领导和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