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大麻素激活TRPV1离子通道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1,TRPV1)是细胞膜上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可被胞外质子、有害热刺激、以及多种动物毒素等伤害性因素所激活,在疼痛产生和传导、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应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TRPV1的特异性激动剂—辣椒素激活TRPV1的分子机制已经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到了验证,这为研究TRPV1的配体门控机制,探寻疼痛反应的奥秘打下了坚实基础。研究发现在体温以及p H值恒定且不存在辣椒素和动物毒素等外界伤害性刺激的正常机体中,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nandamide,AEA)、N-花生四烯酰基多巴胺(N-arachidonoyl dopamine,NADA)、油酰乙醇胺(N-Oleoylethanolamine,OEA)、N-油酰基多巴胺(N-Oleoyldopamine,OLDA))参与体内TRPV1疼痛调控过程。TRPV1既是辣椒素受体,也可作为离子型大麻素受体。尽管TRPV1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已被成功解析,并且与强效激动剂辣椒素的结合模式也比较清晰,但内源性大麻素如何结合并激活该通道仍不清楚。鉴于此,本课题对内源性大麻素激活TRPV1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计算结构建模和分子对接来预测四种内源性大麻素AEA、NADA、OEA和OLDA分子中可能与小鼠野生型TRPV1通道形成氢键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针对TRPV1与内源性大麻素之间形成氢键的氨基酸残基制备通道单点突变体。在HEK293T细胞上采用膜片钳技术(whole-cell模式)记录野生型TRPV1以及突变体的激活过程,从而进行功能验证。之后根据膜片钳实验结果计算配体与通道的耦合能,最终确定这四种内源性大麻素分别与TRPV1通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1)完成全细胞模式膜片钳记录后,我们利用Hill方程拟合数据发现四种内源性大麻素激活野生型小鼠TRPV1(wild-type m TRPV1)的EC50值分别为AEA:6.02±0.43μM,n=8;NADA:0.08±0.02μM,n=7;OEA:0.35±0.03μM,n=5;OLDA:0.29±0.03μM,n=6。(2)利用单点突变技术,将Y512残基突变为非极性氨基酸破坏氢键,可消除四种内源性大麻素对TRPV1的激活作用。而将S513残基突变为非极性氨基酸破氢键,EC50值与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3)将内源性大麻素分别作用于辣椒素激活TRPV1的关键结合位点T551和E571的突变体后发现,AEA、NADA、OEA和OLDA激活突变体T551V的EC50值与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而AEA、OEA和OLDA不可激活突变体E571A,NADA可以激活E571A,其EC50值(0.22±0.02μM,n=5)与野生型相比显著增加,并且Po_max(0.42±0.03,n=5)与野生型(0.83±0.02,n=7)相比降低了约2倍。(4)通过拟合可能与AEA和NADA产生氢键的TRPV1突变体的量效曲线,利用热力学突变循环分析,计算出Kd值、L值和耦合能,发现Y512F和E571S的耦合能大于1.5 k T。(5)结合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和热力学突变循环分析结果,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发现四种内源性大麻素与辣椒素类似,结合在同一口袋,但结合细节明显不同。结论:(1)四种内源性大麻素AEA、NADA、OEA和OLDA和辣椒素化学结构类似,分子中包含带有羟基的极性“头部”、一个酰胺“颈部”和由脂肪族链组成的“尾部”。它们是TRPV1通道的部分激动剂,激活效力明显小于TRPV1激动剂2-APB和辣椒素。(2)残基Y512是四种内源性大麻素和TRPV1相互作用中的重要位点。残基Y512、E571对AEA、NADA的“头部”与TRPV1的结合尤为重要。(3)四种内源性大麻素和辣椒素相同,均以“头朝下,尾朝上”的姿势结合在TRPV1的S3、S4跨膜螺旋和S4-S5连接体形成的香草素结合口袋(vanilloid binding pocket,VBP)。(4)AEA与OEA结合机制类似,其“头部”的羟基可能与残基E571形成氢键。NADA“头部”中的苯环基团与可能与残基E571形成氢键。OLDA的“头部”则结合在VBP的更深位置。
其他文献
目的:吻合口漏(AL)是胃癌根治术后值得关注的并发症之一,其早期预测难度较大。本研究目的为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预测AL中的意义,为预测AL的发生提供列线图预测模型,从而能够早期发现AL,及时干预。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诊疗中心同一诊疗团队收治的胃癌患者共136例,分为非AL
目的本研究编制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问卷和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以期了解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增加执行意向、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变量,形成计划行为理论扩展模型,探讨基于该模型的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1.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小样本预测试形成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问卷,于2019年10月至
目的:通过对全乳切除后接受一步法(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和二步法(即刻扩张器-延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植入物重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并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乳腺癌患者优选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1、研究对象:对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接受乳腺癌植入物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筛选和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鉴别鼻腔鼻窦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起自2006年03月至2019年06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共197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患者为113例(男性75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54.7±14.1岁),恶性肿瘤患者为84例(男性5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55
目的探讨某教学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及其基因周围环境,以便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预防该菌的流行和传播。方法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于2014年1月~2020年6月分离自山东省某教学医院的住院患者。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产物测序检测。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
背景:乳腺癌是目前发病率位居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及生存,是需要迫切研究解决的问题。乳腺癌的治疗目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尽管现在通过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5年及10年生存率,然而仍存在一部分患者出现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并构成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对于乳腺癌发生及转移的机制尚未完全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脑出血患者发病初期血肿液及外周血血清中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含量,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病情转归,进而分析彼此间相互关系,以期进一步探索HICH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靶点。方法:观察组来源于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因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于我院NICU行微创引流治疗的患者,共纳入51例,同时收集于我院健康查体中心进行体检的4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后通过
目的:虽然临床上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较成人少见,但血栓形成后会影响患儿的治疗及预后,严重者危及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单中心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明确不同肿瘤类型、治疗过程中高危因素对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提高对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形成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血栓形成及栓塞风险,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出现,改善不良预后。方法:回顾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
研究目的:近期的神经病理学,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等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发展中先天免疫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是由TREM2基因表达产生的,是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进行选择性表达的关键受体。TREM2的功能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及其桥本病程、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id globulin antibody,TGAb)、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ut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