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公路交通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和公路信息服务却长期严重不足,出现了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对充分发挥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以及提升公路信息服务水平关注不够,交通事故不断发生。现有的公路信息服务水平已与驾驶人员和社会的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落实交通运输“三个服务”,建立健全公路信息服务系统是社会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节奏加快对现代公路交通运输的现实需求。
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及需求的思考,本文依托国道213线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改建工程,引入集成运输设计理论分析,通过反复的道路实地考察、测试以及试验场制动试验、模拟计算等方法,开展了面向驾驶人员的公路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论文在分析国内外公路信息服务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在公路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建立面向驾驶人员的公路信息服务系统的理念,为创建服务型公路交通运输提供理论支持。
在公路信息服务设计中引入集成运输设计理论,分析了集成运输系统中人、车辆、道路三个影响因素。驾驶人员是主要因素,必须主动适应车辆、道路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交通安全认知能力;车辆种类、结构发展很快,特别是大小车辆动力性能、安全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应进一步完善,满足人、道路的要求;
道路条件状况直接影响交通安全,应改变以往注重道路被动安全性建设的指导思想,将公路建设、设计及管理置于人、车、路大系统中,协调统一各个影响因素,加强主动安全建设,即通过为驾驶人员及车辆提供个性化的公路交通安全信息服务,诱导驾驶人员及车辆主动适应公路环境不可避免的复杂变化,提高驾驶人员及车辆的安全反应能力。
分析了旅游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的信息需求,指出了公路信息基本内容要求、公路信息数量合理需求、信息标志尺寸及位置设计要求。
提出必须使公路信息内容及标志数量、尺寸、位置与道路环境相适应,对于特殊路段不拘泥于规范,应灵活地运用技术指标进行合理调整的思路。
根据汽车工程学、交通心理学原理以及道路实地考察分析,提出了面向驾驶人员的公路信息服务系统六个方面,即路段整体性公路信息;预警性信息;区别限速信息;生态及人文地理环境信息;救援服务信息;气象、路况实时信息。
通过汽车制动试验,测算出不同速度下车辆紧急制动后制动轮毂的温升变化以及降温速率,建立了汽车制动轮毂温升模型。推导出在5%纵坡下,汽车无持续制动、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情况下主制动器制动失效的坡长临界值。为长大下坡路段公路信息标志、交通安全设施以及临时停车点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系统分析了高寒、高海拔、长平直线、长大下坡、隧道、牧区等路段的交通安全特性,运用集成运输设计理论和面向驾驶人员的公路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设计了郎川路特征路段公路信息标志和交通安全实时信息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