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以16世纪为起点回顾了东亚国际关系的基本发展脉络。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东亚处于朝贡体系之下,以中国为中心的商品贸易曾几度繁盛。深厚的贸易传统,民间的交流,欧洲殖民者的大力开拓构成了东亚早期经济往来的动力源。 19世纪中叶至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年间,东亚国际格局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中国的衰弱和日本的兴起,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成为东西方列强权力竞逐的场所,列强在东亚的势力几经消长,使东亚内部形成了很多不同利益单位,加深了各自控制地区对列强的依赖。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亚国际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战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东亚国际关系经历了一系列大幅度的调整,东亚从分裂、对立走向对话、合作。日本与东南亚经济联系的恢复和发展,东南亚各国实行地区联合,东盟组织的发展,东亚经济分工格局的形成和东亚经济的起飞,中国同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构成了东亚合作的必要基础。 冷战结束后,美、日、中和东盟对自身的东亚战略进行了调整,相互间关系得到提升。中国和东盟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东亚各国在地区合作问题上的开放性共识,美国与中国在东亚的战略平衡,中国与日本在东亚合作尤其是与东盟关系问题上的竞合关系,中、美、日和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成为东亚合作新的动力源。 推动东亚合作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是中国在新世纪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的东亚战略应当考虑采用下列原则:增强平等意识和地区意识,凝聚地区共识,加强政治互信,处理好同美国的关系,推动东亚合作的制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