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团聚体结构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碳库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的增加不仅有助于农业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对缓解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团聚体被认为是土壤结构稳定性的指标,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决定着土壤固定和储备有机碳的能力。因此,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和有机碳稳定机制的研究,将为制定有效的碳库储备措施和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水稻土是自然土壤在人为水耕熟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人为湿地土壤,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土壤碳库。本研究以江西省红壤性水稻土22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例,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钾肥(K)、氮磷混施(NP)、氮钾混施(NK)、氮磷钾混施(NPK)、二倍氮磷钾混施(2NPK)、氮磷钾和有机肥混施(NPK+OM)共9个施肥处理,研究了:1)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土壤有机碳、氮在各级团聚体上分布的情况;2)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不同有机碳组分含量和有机碳活性、难降解性的影响;3)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潜在可矿化碳的影响,以及潜在可矿化碳与物理、化学分组的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了解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土团聚体结构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对优化稻田施肥措施以发挥水稻土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湿筛法将土壤分离为>2mm和2-0.25mm大团聚体、0.25-0.053mm微团聚体、<0.053mm粘砂粒四个级别,2-0.25mm的大团聚体分布是最多的,所占比例达39.59%-54.76%;与未施肥的CK相比,施P、K、NK和NPK+OM显著提高大团聚体的含量和团聚体的稳定性(MWD)(P<0.05)。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NPK+OM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氮及各级团聚体上的有机碳、氮的含量(P<0.05)。有机碳、氮主要分配在2-0.25mm的大团聚体上,粘砂粒聚集的有机碳、氮是最少的,C/N比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减少而降低。结合HCl和H2SO4两种经典的化学酸解法提取土壤中的活性(水解)有机碳和酸解残余有机碳。在H2SO4水解的作用下,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明显表现出活性组分Ⅰ>活性组分Ⅱ。与CK相比,除了单施K肥,长期单施化肥对活性组分Ⅰ、活性组分Ⅱ和总活性有机碳的含量都有增加的趋势,以单施N肥的效果最显著(P<0.05);单施N肥显著提高了有机碳的活性指数(LIC)2.51%,单施K肥显著降低了LIC(P<0.05),NPK+OM也显著提高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和LIC(P<0.05)。各施肥处理与CK相比,除了单施N肥,酸解残余有机碳的含量都有增加,以单施K肥和NPK+OM效果最显著(P<0.05)。两种水解方法下,施肥对有机碳的难降解指数(RIC)的影响趋势相似,单施K肥显著增加了RIC,而单施N肥和NPK+OM显著降低了RIC。各有机碳组分与总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都显著。通过实验室短期培养测定CO2的释放,并借助生态过程模型的方法来估测土壤潜在可矿化碳和矿化速率常数。NPK+OM在短期内(1-4d)显著提高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随后逐渐减弱。NPK+OM与未施肥的CK相比,土壤潜在可矿化碳的含量显著提高了243.43mg kg-1(P<0.05),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潜在可矿化碳总体上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差异,化肥的配合施用一般高于化肥单施。土壤潜在可矿化碳与团聚体(>0.053mm)结合的有机碳、H2SO4和HCl水解有机碳之间相关性显著。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语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认为身在中国,能使用普通话畅通交流就没必要修习语文,语文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更不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就业。根据这种现状,中职教育的老师应当开拓创新授课模式,提高授课质量,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从根本上扭转语文不受重视的误区。不断创新,敬业、精业,全方面的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目标追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
土地利用变化和农业活动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生态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土壤质量是构建良性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稳定区域和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本
2005年8月,我们选择吉林省长白山望天鹅峡谷为实验基地,将从峡谷中所采集的391号藻类标本进行编号。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共鉴定出蓝藻植物85种2变种,隶属于7科19属,其中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唯一能源,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然而,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剩,超过其电子传递所需时,过剩光能便会造成光合效率和光合功能的降低,严重时还会发生光氧化破
从秦艽根、茎、叶中共分离出20种内生真菌。经初步筛选,得到5株可能产秦艽主要成分龙胆苦苷的菌株QJ2、QJ8、QJ12、QJ16和QJ18。进一步筛选发现,其中QJ18产龙胆苦苷能力较强,故以此作为供试菌株,对其做了以下的研究。对龙胆苦苷的薄层层析检测方法进行了筛选,发现用乙酸乙酯:甲醇:水(20:2:1)作为展开剂,用碘熏蒸显色是较为理想的检测条件。对QJ18菌株产生的龙胆苦苷的提取方法进行了选
本文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为材料,通过PV曲线的测定,得到饱和渗透势(Ψsat)、质壁分离渗透势(Ψsat)、质壁分离时的相对含水量(RWCtlp)、质壁分离时的渗透水含量(ROWCtlp)、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论文以茶条槭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外植体直接出芽和愈伤组织分化两种途径,建立了茶条槭的离体培养体系,并对愈伤组织中没食子酸代谢调控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省级立项课题:整合区域图书资源,搞活乡村阅读实践的研究(2017GHB2996)  摘要:新课程标准侧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90万字.但我区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阅览室基本上是摆设,内容陈旧,数量有限,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严重不足.加强学校图书资源建设,整合本区域内各校图书,实行图书"大篷车"活动,搞活乡村